当前位置:澎娱新闻网 > 深度国际 > 正文

怨恨 比“反社会人格”更值得担忧的,是“结构性怨恨”

导语:南京大学教授程伯清全文4600多字,阅读约9分钟编者按:7月12日,贵州公交撞车事故调查结果公布。据当地警方称,事故原因是公交车司机对自己不满意的生活不满,拆除了自己租住的房子,导致他厌世,

南京大学教授程伯清

全文4600多字,阅读约9分钟

编者按:7月12日,贵州公交撞车事故调查结果公布。据当地警方称,事故原因是公交车司机对自己不满意的生活不满,拆除了自己租住的房子,导致他厌世,故意对社会进行报复。贵州公交车撞人事件虽然是一个“反社会人格”的案例,但其中折射出的深层次“结构性怨恨”却值得深思。南京大学教授程伯清曾写道:“我们的社会正不时地经历着由怨恨引发的麻烦:从没有直接利益的群体性冲突,到各种恶意犯罪,甚至危害公共安全的恐怖性质的犯罪。...将结构性问题刑事化是我们必须正视的紧迫问题。”

一个社会不仅有其特定的客观结构和发展水平,而且有其独特的精神氛围和心理状态。当然,我们无意将社会灵性化或人格化,但在一个时代里,我们真的可以体验到一种很深的“情感节奏”。

而且有人甚至从情感的角度分析人类文明的现状。众所周知,亨廷顿曾发表过《文明的冲突》一文,轰动了全世界。十多年后,在同一份杂志《外交》上,莫伊西提出了“情感冲突”理论。莫伊斯认为,近年来的一系列事件证明亨廷顿的观点是正确的多于错误的,但除此之外,我们需要认识到当今世界面临着“情感冲突”,即西方世界表现出恐惧文化,阿拉伯和穆斯林世界陷入屈辱文化,亚洲大部分地区表现出希望文化。事实上,莫伊塞相当沮丧的是,恐惧和仇恨的对抗让亚洲人,尤其是作为旁观者的中国人,利用渔民的优势,专注于创造自己的光明未来。

这个视角确实新颖独特,可以解释一些问题。但是充满希望的中国也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从情感上看,希望在中国的空徘徊,但也有其他情感问题。这篇文章中讨论的嫉妒和怨恨正在折磨我们。

▌嫉妒是竞争的驱动力

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描述和描绘当代中国社会的转型。从一个观察的角度来看,这种转变可以看作是从激情到兴趣的转变,即群众的政治热情转变为对经济利益的追求。换句话说,我们越来越把社会秩序的基础置于利益之上,把大多数人的利益作为合法的基础。西方也经历过类似的过程。

嫉妒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主要是因为媒体报道了许多“嫉妒的极端案例”——从迫害到谋杀,导致了关于嫉妒的“话语爆炸”。当时的大众传媒和学术期刊都把嫉妒作为自己关注的热点话题,各种名人在文章和演讲中也把嫉妒作为时尚话题。

随着新的社会分化和固定的等级结构,当穷人的基本尊严越来越受到损害,越来越多的人在结构上变得多余时,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嫉妒不仅可能爆发出敌意,还会发生质的变化。

有趣的是,关于嫉妒的讨论似乎正在从公共领域转向个人关系,这可能与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的增强有关。嫉妒一度甚至成为衡量私人感情的温度计,是爱情的证明。渐渐地,嫉妒成了人格的缺陷,但适用范围开始局限于性关系领域。此外,“红眼”这个词似乎不再是一个时髦的词,而是恢复为一种眼病。

作为结构性产品的▌怨恨

到现在,如上所述,在利益格局相对固定、社会差异明显的情况下,个人向上流动的机会受到了抑制,类似嫉妒的现象依然存在,只是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比如在少数先富起来的人眼里,目前特别严重的是“仇富心理”。

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

第一,有仇富心理的人,在认识和道德修养上不再是少数落伍者,而是成为一种社会情绪;

第二,这种情感不再是纯粹的嫉妒,而是带有仇恨的意思,甚至常常落实在行动上。

更重要的是,嫉妒的人所做出的破坏、迫害、伤害等原始行为,明显是针对引起嫉妒的对象;现在嫉妒演变成怨恨后,情绪爆发出敌意,可能是针对一个广义的阶层的人,甚至是所有人。

说到这里,我们必须讨论嫉妒和怨恨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根据舍勒的说法,”...嫉妒的人嫉妒财富,拼命想通过劳动、交换、犯罪或权力获得财富;这些人都不会陷入怨恨。产生怨恨的唯一条件是这些情绪在心里剧烈翻腾,觉得无法发泄,只好‘咬咬牙,逼着忍’——这可能是因为身体虚弱,精神懦弱,也可能是因为害怕自己所针对的对象。怨念的产生有一个不可或缺的中介,那就是无能感。”当得不到想要的价值,而我们又要在这方面和别人比较的时候,嫉妒就导致了怨恨。"

▲德国哲学家、哲学人类学家马克斯·舍勒。主要研究领域是现象学、价值论和个人主义。

当然,除了嫉妒之外,怨恨也可能是伤害和挫折造成的。受伤了会马上还手或者自卫,不会怨恨;但是如果,由于无能和软弱,或者由于恐惧和害怕,你不能直接表达你的反应冲动,包括需要压抑伴随而来的愤怒,那么这种隐忍很容易导致怨恨,而且你在受伤的情况下呆的时间越长,你越觉得这种情况超出你的控制,怨恨就会越深。

怨恨一旦形成,就会不断积累和加速,不仅使怨恨的对象扩大、变化和转移,还会影响情绪本身。因为这种情绪无法向外表达和发泄,所以在心里剧烈翻腾。它脱离了原物的怨恨,收缩聚集,融化成一团有毒物质,形成了毒源。意识控制稍微放松一点,就会突出来。

所以怨恨虽然有特殊的意图,但是没有明确的对象,因为转化之后,怨恨就变成了一种逐渐脱离原因,不随原因而消失的体验和心理定势。“在真正的怨恨中,没有情感上的满足,只有与他人相比所感受到的持久的愤怒和痛苦。

按照培根的说法,嫉妒在圣经中被称为“邪眼”,在占星术中被称为“恶像”,那么怨恨就不仅仅是“恶”,更是一种“毒”。

舍勒明确称怨恨为“有毒情绪”。虽然尼采也提到了“嫉妒怨恨之眼”,但他强调的是“恶毒怨恨之眼”。

其实尼采和舍勒用的“怨恨”这个词,翻译成中文,可能更贴切。恶意怨恨不仅是灵魂的自我毒害,还可能通过心理感染影响他人。其实,怨恨的精神毒液很容易感染人,一旦中毒,可能会浸润到人格的核心。

怨恨作为一种藏在内心的强烈的仇恨和仇恨感,无疑源于一种无望的无能感。但这是一种矛盾的情绪,因为无情的力量可能会突然爆发在一个不可逾越的弱点上。

目前,我们的社会正不时地经历着怨恨带来的麻烦:从没有直接利益的群体性冲突,到各种恶意犯罪,甚至带有恐怖主义性质的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应该说,目前应对群体性事件的社会控制能力还是没问题的,虽然成本越来越高;但是对于零星的、越来越暴力的恶意犯罪,是不可能阻止的。

可以说,这是我们为结构性问题付出的代价。将结构性问题刑事化是我们必须正视的紧迫问题。

那么,目前哪些结构性问题容易引起反感呢?

首先,贫富差距使大多数人感到被剥夺了经济利益。这种伤害对于底层人民来说尤其常见。当然,剥夺可以分为绝对剥夺和相对剥夺。解决温饱问题后,相对剥夺可能更重要。

第二,社会权利保障不到位。虽然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社会成员作为合格成熟的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程度极其不足,个人的社会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同时,实现个人价值和尊严的途径非常有限。社会普遍提倡单一粗暴的成功标准,不符合这一标准的生活方式被系统地贬低。

第三,公共权力的行使缺乏明确的限制,从而不时造成“正当损害”。同时,由于“制度上的迟钝”,人们的痛苦无法得到有效的解答。久而久之,受到伤害,没有号召力的人,必然会产生怨恨。

怨恨批评

从嫉妒到怨恨,也有一些过渡状态。比如最近几年流行的一句话就是“抑郁”。抑郁症是一种抑郁的状态,是找不到出路,看不到希望的反应。压抑久了,难免怨恨,滋生怨恨。这些都是社会结构的产物。

除了上述幽怨的迹象,我们还必须注意一个在我们社会中游荡的幽灵,那就是“怨愤批判”。这是舍勒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根据他的观点,“一种持久的社会压力越是被感觉为一种‘命运’,它就越不能产生改变这种情况的力量,就越可能导致没有任何积极目标的无差别的批评”。

不分青红皂白的“怨愤批判”,没有积极的目标,并不是真的想消除不良现象,只是以此为借口。而且,对被批评情况的任何改善都不是令人满意的,而只能导致不满,因为它破坏了滥用和否定带来的上升快感。怨恨批评不会对内在价值和品质做出任何肯定、欣赏和赞美,只会一味的否定、贬低和谴责。

显然,我们的社会是完全具备产生怨恨批评的条件的,确实有怨恨批评。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在解决一些问题的同时,也出现了新的问题。而对于一些问题,简直就是无奈和纠结。

在日常话语中,无论提到什么问题,大多数人都会感叹,然后指责没完没了的“制度问题”。“系统问题”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流行的诊断,也是最方便的借口。没有人要承担个人责任,也没有人要费心去想解决问题的办法。影响全身的体制问题,似乎就是我们的“宿命”,割断它还是混沌的。

最能让我们窥见怨恨和批判的,是网络上的评论。任何一个浏览过网上言论的人,都很容易发现到处都是怨恨和批评的痕迹。作为一种匿名的交流方式,在网上发帖和跟贴基本上可以表达自己的不满和怨恨。而无脑的看客心理,可以把怨恨发挥到极致。任何美好真诚的东西都有可能在网上被质疑,被诅咒。

▲联合国反网络暴力宣传图。联合国官方网站

当然,我们从不否认网络传播和批评的价值。事实上,在正规渠道不畅的情况下,网络确实可能成为我们煽动本土现实的唯一途径。让我们觉得有问题的是,网络上总有一种怨念。这不是网友的错,他们只是以一种方式反映了自己的生活状态。

从中国网民的社会状况来看,怨愤言论并非始于空。现在个人奋斗普遍被尊重,但是机会结构越来越被锁定在特定的利益格局中。即使有了高等教育,也没有“背景”——现在的学者喜欢用“社会资本”或“关系网络”等中性概念来描述这样的社会不平等——这往往意味着没有施展才华的机会。

我们的教育往往让人抱有很高的期望,往往在现实面前碰壁,让受教育者感到无能为力。即使是找到了一份好工作并幸运地获得成功的年轻人也可能更不满意,因为他们更深刻地意识到社会中的制度性伤害和不公正。

当不满和痛苦缺乏有效的正式表达渠道时,人们更加抑郁和怨恨。很明显,在真正权威的压力下,这种情绪很容易转化为怨念,各种言语之后,就是怨念批判。怨恨式批评似乎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因为它没有直接的利益诉求。借助网络传播的便利,可以迅速将整个社会陷入怨愤的氛围。

然而,怨恨不能产生建设性的结果。布迪厄曾经说过,怨恨是“人类苦难的一种典型形式,是支配者强加给支配者的最糟糕的东西”。只有摆脱和从怨恨和怨恨批判中解放出来,才能真正面对现实本身。

*原题《从嫉妒到怨恨:中国社会情感氛围的一面》,发表于2009年《探索与争论》杂志第10期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澎娱新闻网_最近新闻热点大事件_今日热点新闻_每日娱乐新闻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pengyushicai.com/guoji/807318.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胡诺言 TVB金牌配角胡诺言,事业虽不红火,家庭却异常幸福 下一篇: 灞桥社区 【灞桥•垃圾分类】灞桥吹响社区培训“集结号” 引领居民践行绿色新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