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澎娱新闻网 > 社会焦点 > 正文

厦门天马山 厦门天马山郊野公园已完成整体设计 年后或完工(图)

导语:新公园概览  面积>>  占地约4085亩  定位>>  集文化休闲、康体健身、生态体验于一体的大型园林  进展>>  一期工程预计今年下半年完工,整个项目预计于后年完工  天马山上,一座大型郊野公园即将呈现在市民面前。近日,记者从集美区建设局了解到,天马山郊野公园已于日前完成整体

  新公园概览

  面积>>

  占地约4085亩

  定位>>

  集文化休闲、康体健身、生态体验于一体的大型园林

  进展>>

  一期工程预计今年下半年完工,整个项目预计于后年完工

  天马山上,一座大型郊野公园即将呈现在市民面前。近日,记者从集美区建设局了解到,天马山郊野公园已于日前完成整体设计,一期工程已动工。据介绍,集美区天马山郊野公园与海沧区蔡尖尾山郊野公园、翔安区香山郊野公园和同安区西山郊野公园为全市新建的四大郊野公园。公园规划占地约4085亩,总造价约2.2亿元,拟分三期施工,整个项目预计于后年完工。

  公园效果图

  建成后,这里将成为集文化休闲、康体健身、生态体验于一体的大型园林,并计划与相邻的美人山、大帽山绿道“串联”,为市民登高健身、户外休闲提供优质场所。

 美

  公园建设结合生态保护,可边登山边赏景

  集美天马山其实是不少摄影爱好者的“秘密基地”——从山顶眺望,厦门对金门,同安连翔安,集美学村和新城风光尽收眼底。为了更好地发挥天马山的自然资源优势,有关部门结合天马山现状及周边环境,进行综合规划设计。据项目代建方——集美城市发展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天马山郊野公园的建设将与当地生态环境的开发保护相结合,融入集美的地域和文化特色。森林景观、水库景观、山石景观以及历史文化元素将是这个公园的最大特色。天马山的最高峰位于西南部,海拔近393米,北临大帽山和美人山,森林覆盖率高,山上有台湾相思树、木荷、香樟等,负氧离子含量高,堪称天然氧吧。

  公园效果图

  天马山上有一座天马山水库,据测算,水库常水位标高约39.2米,是一处风景优美的休憩场所,计划将在水库边建一座休闲茶楼以及凉亭、廊架,丰富公园的服务功能。此外,结合天马山现状,将因地制宜规划设计一些露天舞台广场、儿童乐园等休闲广场,作为锻炼、休憩场所。

 趣

  设计休闲自行车道,还有悬挑式“空中栈道”

  去年底,天马山郊野公园已经启动一期建设。一期工程面积约98.16亩,投资额约3000万元,主要建设入园道路及园区广场、休闲连廊、配套设施等,一期工程预计今年下半年完工。目前正在建设的入园道路,入口位于同集路原天马种猪场。据悉,公园将有四个出入口,每个出入口都配套停车场,公园内将禁止私家车通行,以达到人车分流的目的,游人下车步行或租赁自行车骑车上山游览。

  据介绍,天马山的自行车道将分为供游客骑行的休闲自行车道和专业自行车赛道两种,未来将成为举办山地自行车赛事的场所。结合公园现状,专业自行车赛道长度约为6公里,海拔落差约有100多米,地面以原始山路为主,硬化面积将不超过道路面积的10%。此外,在公园的每个入口将设自行车驿站,共规划500个自行车位供游客租赁、停放自行车。

  入园的步行道将结合山体原有的森林景观、山谷溪流走向进行设计, 在沿途形成林荫流水、鸟语花香的氛围,让游客在漫步中充分融入大自然。在不破坏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将在地势较为险峻的路段增设悬挑式“空中栈道”,增加探险性和趣味性。

  充分挖掘人文底蕴,融入地方特色元素

  天马山不仅是一座大森林,还是一个有故事的所在。天马山之所以叫天马山,有人说是因为山的东北、东南和西南面山势较陡,形似天马腾空;也有人说,在孙坂南路看天马山犹如天马饮海水,故名“天马山”。为充分挖掘和弘扬人文历史,公园在规划建设时融入了不少地方元素,比如,公园内的凉亭、廊架、休息用的茶室等建筑小品均会突出嘉庚风格和闽南特色。

  在天马山南麓,一座历史文化古庙智门院,也被纳入公园整体规划之中。智门院是集美板桥张氏的祖庙,庙里供奉着保生大帝,在台湾也有分炉。每年,从台湾专程回到这里祭拜的人不计其数,现已成为厦门市涉台文物保护单位。天马山郊野公园建成后,人们在登山的同时,还能到智门院走走看看,领略当地的历史文化。

点击进入闽南网论坛>>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澎娱新闻网_最近新闻热点大事件_今日热点新闻_每日娱乐新闻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pengyushicai.com/shehui/52595.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薰衣草花海 网传厦门环岛路薰衣草花海颜值爆表 外地游客专程而来直呼太坑 下一篇: 数字福建20年:信息化助力教育现代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