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澎娱新闻网 > 投资理财 > 正文

萧红原名 中国最传奇才女,“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萧红却在31岁英年早逝

导语:现代女作家萧红 1月22日是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萧红的忌日。 78年前的今天, 她死在香港,被日本炮兵俘虏。 31岁的时候。 鲁迅称她为天才作家, 她21岁开始写作, 短短十年,他写了100

现代女作家萧红

1月22日是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萧红的忌日。

78年前的今天,

她死在香港,被日本炮兵俘虏。

31岁的时候。

鲁迅称她为天才作家,

她21岁开始写作,

短短十年,他写了100多万字。

《生死场》和《呼兰河传》是她最著名的作品。

他们都出生于变幻莫测的战争中。

戏剧《生死场》,1999

著名戏剧导演田沁鑫,

1999年改编的《生死场》一鸣惊人。

萧军的女儿、北京作家协会秘书长小云说:

“我从来没想过生死可以搬上舞台。

萧红没有想到,萧军也没有想到。

鲁迅没有想到,所以是奇迹。"

今年也恰逢话剧《生死场》诞生20周年。

我们邀请了导演田沁鑫,

再来说说小红。

珍惜这位传奇女作家的一生。

自报田沁鑫撰写并编辑了《陈星与史明》

萧红画像

1911年农历五月初五,黑龙江呼兰市一所30多间瓦房的大房子里诞生了一个女婴。因为迷信,她觉得端午出生不吉利,所以把生日改到了五月初六。

她叫萧红,原名张乃莹,代表作有《生死场》、《呼兰河传》。她一生中与五个男人纠缠不清,漂泊在十个不同的城市。最后因为一次错误的手术,气管被切开,31岁在香港去世。他死前不能说话。

她的创作与她的感情和时代背景深深交织在一起。

舒淇曾说他最喜欢的作家是萧红,金庸也称赞萧红的才华。发现张爱玲的夏志清,曾后悔“放开”萧红。

左:萧红右:张爱玲

1979年,他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中译本出版。他写序言说明萧红不是因为没有及时接触到她的作品才写的:

“有生以来第一次系统地阅读萧红的作品。我真的觉得我在书中没有评论《生死场》和《呼兰河传》,是最不可原谅的疏忽。”

“人和动物在一起忙着生老病死……”

萧红的文学天才最早是被她的第二任恋人萧军发现的。

刚认识的时候,小红是个被抛弃的妻子,衣冠不整,肚子很大,她的男人失踪了。她一个人住酒店,负债累累,别无选择,只能被卖到妓院。

1934年,萧军和萧红在哈尔滨

小君一开始没怎么注意她,直到突然发现一首她随便写的小诗。近半个世纪过去了,小君还记得那些诗句:“此处树叶青葱,彼处清溪唱:...——姑娘,春天来了。”

“那时,我似乎觉得世界在变化...出现在我面前的是我认识的最漂亮的女人!也可能是世界上最美的人!”小君下定决心“不惜一切代价和牺牲去拯救她,拯救这个美丽的灵魂。”

萧军救了她,带她走上了文学的道路。是鲁迅使她在文坛上出名的。

当时还不知名的萧红和萧军给鲁迅写了一封信

1934年11月30日,鲁迅在内山书店遇见了萧红和萧军

1934年秋,住在上海四川北路租界的鲁迅收到两份手稿和一张照片。两个手稿分别是《生死场》和《迷航》。这张照片是萧红和萧军的照片。

两年后,美国记者斯诺采访鲁迅,“中国最优秀的左翼作家有哪些?”在列举了茅盾、丁玲、萧军之后,鲁迅特别提到:“田军的妻子萧红是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

1935年12月,鲁迅极力促成《生死场》的出版,并为小说作序。胡风写看后记。24岁的小红一夜成名。

上海容光出版社,1935年版

《生死场》讲的是人的生老病死。

20世纪20年代东北两村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猪生小猪,人生宝宝。生是如此容易,死是如此。”成功改编戏剧《生死场》的导演田沁鑫说。

生病了没钱看病,穷到养不起孩子。我只能把孩子扔死。难产的孩子只能用刀子捅。这个女人躺在床上,身上有一条蛆。男人无视它,诅咒她早逝...

戏剧《生死》剧照,1999年

一个24岁的少女,她的作品里没有任何甜蜜,甚至还有一个恐怖的形象:

五分钟后,女孩还是像只鸡,被野兽碾压。男人都疯了!他的大手对另一个身体充满敌意,试图吞下它并破坏热肉...所以所有的音响系统都是由两个贪婪的怪物创造出来的。

“很少有人能像萧红那样描述它,只有她能在读者面前赤裸裸地呈现‘生’与‘死’的荒原。”最早研究萧红的专家葛浩文断言这一点。

“在农村,你永远不会知道,也永远不会体验到灵魂。”“只有物质才能丰富他们。”

桂林上海杂志公司,1941年5月

萧红痛苦的生命意识在她后期的《呼兰河传》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生老病死无话可说。如果你是天生的,就让它自然生长;长大了就长大了。

老不老都无所谓。眼花缭乱就不看了;聋了就不听;如果牙齿掉了,整个吞下去;如果你不能走路,你就会瘫痪。没办法。谁老了谁活该。

有病,人吃五谷杂粮,谁不有病?

死亡,这一次是一件悲伤的事,父亲死了,儿子哭了;儿子死了,妈妈哭了。哥哥死了,全家都哭了;小姑死了,娘家来哭。

茅盾为《呼兰河传》作序。"它是一首叙事诗,一幅色彩斑斓的风俗画,一串悲歌."

20世纪30年代,萧红和张爱玲是当时最著名的两位女作家。田沁鑫说:“张爱玲是一个清高的人,文笔犀利。萧红是北方女孩,文笔很朴实,很像小孩子。张爱玲有时候会批评。萧红似乎没那么吹毛求疵。小红是真的。”

肖小红和他的母亲,1915

1935年,萧红在鲁迅故居前

鲁迅说萧红“离经叛道”,“爽朗”。她的语言本身充满魅力,经不起转述,只能通过直读来理解。比如《呼兰河传》结尾:

在呼兰河小镇,爷爷曾经住过,现在埋了。

我出生的时候,爷爷已经六十多岁了。我四五岁的时候,爷爷快七十了。我二十岁之前,我爷爷就七八十岁了。祖父一过八十就去世了。

后花园的前主人现在不在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走了。

院子里的蝴蝶、蚱蜢、蜻蜓,可能年复一年还是老样子,可能现在已经完全荒凉了。

“几乎是童心未泯——单调、可重复使用的句型,它们是同义词,接近通常被认为是‘废话’的东西,但你会惊讶地觉得其中有‘情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赵玉安说。

“无组织的组织和无结构的结构属于中国散文的结构艺术...萧红的作品提供了一个真正审美意义上的“童真世界”

1934年夏天,小红在青岛樱花公园

“我似乎注定要一个人走。”

萧红31岁英年早逝。她过着短暂的生活,流浪的生活。

丁玲见到她后,对朋友们预言,小红活不了多久了。“我说这话的时候,是一个目光扫过全中国,感受到一种无言的孤独的女性朋友。”

她当时19岁。她还在哈尔滨上学的时候,曾经“剪着整齐的短发,大眼睛,穿着白色的长衫,白色的袜子,绿色的布鞋,动作麻利大方。”

萧红,就读于北平女教师附中,当时19岁

然而,当她23岁第一次见到鲁迅和许广平时,许广平注意到她爱笑,天真无邪,有一张年轻的脸,但她的头发过早地变白了。

徐光平猜到她有不寻常的生活经历。她不知道的是,萧红20岁的时候,已经怀孕生孩子,没有结婚。

当她怀孕的时候,她的男人无缘无故的消失了。她身无分文,被酒店老板扣为人质。那年夏天恰逢松花江洪水,她一个人挺着大肚子逃了,从二楼阳台上翻下来,坐了一条船,终于找到了小军来接她。

1932年,哈尔滨发生水灾,萧红第一次见到了萧军

1932年秋天,萧军在生完孩子后陪着萧红在公园散步

和小君在一起后,即将出生的前男友的孩子就成了生活的负担。作为母亲,萧红硬着心肠,没有给孩子喂一口牛奶。六天后,她亲手将孩子送人。

爱上小君后,她跟随他从北方逃到南方的哈尔滨、青岛、上海、武汉。最后两个在Xi安分手。萧红分手的时候还怀着小俊的孩子。

萧军和萧红

小君有严重的大男子主义和家暴。“那个叫S的人,就像那些没有知识的人一样,不停地给她肉体上的折磨,打他老婆。”

有一次,朋友看到小红眼睛青肿。萧红伪装自己不小心摔倒了,但萧军不屑的说:“为什么要给我藏起来?是我。”

萧军有参军的经历

萧红和萧军在上海的最后一张照片,1937年

他们在上海的时候,小红渐渐养成了喝酒抽烟的习惯。当时萧红“脸很黄,样子很憔悴”,以至于别人认为她有吸食鸦片的恶习。

萧红和萧军分手后,在武汉嫁给了端木蕻良。婚礼上,胡风建议新郎新娘讲讲爱情故事。萧红说:“我对端木蕻良没有什么过高的期望。我只想过正常的夫妻生活。不吵架,不打架,不出轨,不嘲讽,只有相互理解,爱和体谅。

“我深深觉得,像我眼前这种情况,有什么名分。然而端木做出了牺牲,我对此很满意。”

萧红和端木蕻良1938年在Xi

然而,端木蕻良没能给萧红她需要的关心和爱。婚后不久,他们从武汉逃到重庆。端木玉拿着唯一的一张票,丢下萧红一个人。

小红怀孕八个月,肚子很大。她一大早就倒在了码头上。她躺在地上,久久不能起床。周围没有人。她看着天空中的星星,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

后来她对朋友说:“我总是一个人走。以前到了上海就去日本了,现在一个人在重庆散步。我似乎注定要独自行走……”

萧红1938年在Xi

“我想飞,但同时我觉得...我会倒下”

大多数人对萧红的印象是“敏感、软弱、被动”。小君自己说,他从来不把小红当“大人”,“一直把她当孩子——一个孤独、瘦弱、有病的孩子。”

而研究萧红的日本专家平世淑子则认为,萧红性格非常独立,“总是无视别人的眼光,积极感受社会”,“身边的人越保守,她越叛逆”。

无论萧红的命运有多悲惨,我们都能看到,每一个转折点其实都是她主动的选择。

第二次肖和他的朋友在上海,1936年

19岁那年,为了学习,她反抗家里定下的婚姻,不惜离家出走,断绝与家人的联系。在那段与世隔绝的时期,她在街上遇到了自己的哥哥。哥哥劝她回家,小红坚决拒绝。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救国成为主旋律。由于在《生死场》中的名气,萧红早就被贴上了“抗战作家”的标签。但她积极质疑这个标签,反对作家在战场上“体验生活”。

她的理由是,你不用上战场就能体验生活:“我们没有脱离生活。比如隐藏警报,这也是战时的生活,但我们抓不住。就算上前线被日本兵打死,抓不住也写不出来。”

萧红1938年在Xi,同年结束了与萧军长达六年的关系

萧军打算参军,萧红坚持写作,两人终于分道扬镳。萧军原本同意她的说法“分手后,如果我不死,我们还有再见的一天。那时候你没有别人,我也没有别人。如果双方同意,我们可以一起生活。”

私底下,小君告诉朋友,小红不是一个合格的妻子,但他“绝不会带头抛弃她”。于是萧红承担了分手的责任,和他永别。

小军也想留住她,提出孩子出生后分开。如果小红不想养孩子,他可以养。但是萧红没有回应。

朋友反对萧红和端木蕻良。在其他人眼里,萧与的结合是抗战文学的精神代表。端木蕻良是消极小资产阶级倾向的代名词。

当时朋友一起反对萧红和端木蕻良

罗曾问萧红:“你离开小君,朋友不反对,但你就不能独立生活吗?”小红问:“我为什么要独立生活?因为我是女的?”

“萧红在‘保护者’那里度过了短暂的一生...她知道当时女性几乎不可能一个人走下去,所以她主动选择了合适的‘保护者’。她其实是想让他们走一条独立的路,来遮挡风雨,或者给他们遮风挡雨。”石平·舒子说。

“可是,现实中,他们都把萧红当弱者,把她当孩子...她在生活中想要切断的是‘保护者’和‘被保护者’之间的绝对权力关系,或者说是在男女之间默默滋生的权力结构。然而社会远远没有进步到这一步,连解决问题的机会都没有出现,她就死了。”

戏剧导演田沁鑫

我和萧红的缘分很早就开始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了小啊·洪热,萧红的许多书出版了。张爱玲后来红了,在萧红之前。

当时上中专,十几岁。喜欢文学,经常坐车去朝阳门,那里有人民出版社的书店。我读的第一本书是《呼兰河传》。

我还记得看她的散文,知道萧红和萧军恋爱了,书里有图。

两个萧相爱了,1932

她的散文有趣而生动。有一篇关于她的饥饿的文章。当时她和小俊在一起,很穷。小军在画电影海报,教一些学生,但她挣不到钱,也吃不起饭。她太饿了,如果腿能吃,她就会吃,以此类推。

她喝一些盐水,可以补充体力。在她住的走廊里,邻居家门口有个送牛奶的,她就想偷牛奶喝。有时候小君很少带回来一点食物,比如一个Leba。结果他只关心自己吃,几乎没了。突然他想起来了,说:“哦,你还没吃饭呢。”

哈尔滨上市街25号,小红和小军住的地方

我觉得她写的真的很真实。这个人不卖弄技巧,文笔很简单。就像把房间的每个部分一个个画出来。

一般我们写作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经常虚荣,想抬高自己,或者啰嗦,所以很难描述的那么准确。萧红在这一点上,真的是一个很干净的人,没有杂念。我觉得她不是世界上一个浑东西,而是一个精神上的小天才。

在田沁鑫眼里,“小红是个很干净的人。”

看完《生死场》,我的心情不自禁地跳了起来

我觉得萧红的《生死场》其实是后期的东西。

1996年,我在深圳一家广告公司工作了一年。当时我也遇到了一些感情上的困难。那边没有戏。我是作为戏剧校长长大的,学习京剧布鲁斯。毕业的时候,我并没有觉得自己有多热爱戏剧,但是一走了之,我突然发现自己很想去看一场戏。

那时,我住在一个好朋友的家里。她毕业于人民大学。她特别喜欢戏剧和文学。家里有许多书。那是我看曹禺《雷雨》的地方。

田沁鑫的老照片

我第一次接触《生死场》是在她那里。这是一本文学导论。我看着萧红,就停下来看看什么是生死场。看完之后,我的心跳都忍不住了。我想如果有一天我把它搬上舞台,它会是一部极其美丽的戏剧。

1997年,我回北京拍了《断腕》。后来,中央实验剧院的院长赵有亮先生来找我,要我排练。我跟他讲了两个剧,一个是贾平凹的《佛传》,一个是萧红的《生死场》。

田沁鑫,1999年

1999年,我在前中央实验剧院排出了萧红的《生死场》,这也是我第一次在国家一所学院演出。演出非常受欢迎,我因此获得了许多奖项。

当时的《读书》杂志邀请了一批现代文学专家和萧红专家,包括钱理群、赵玉安、季宏臻等,在三联书店召开座谈会讨论该剧。

话剧《生死场》片段

大家都很激动。赵玉安老师说,是萧红的精神在台湾游荡。钱理群老师说,我以前觉得原《生死场》前半部好,抗日战争后半部不好。现在看来不全面。

评论家们感叹,他们没想到这样一部剧会被改编,但他们仍然忠于萧红的气质,这可以把萧红带到一个新的高度和位置,让我们重新认识它。

话剧《生死场》片段

我和24岁的小红交朋友

我排《生死场》的时候29岁,萧红写《生死场》的时候24岁。我很注重这个年龄。我和24岁的小红交了朋友。她是我心中扎辫子的女孩。我尽力和她沟通。

她和小君有一张照片,小君站在她身后,她在咬着烟斗。我适应的时候,有时候会翻开书,看看她这张照片。

当时看到的两张肖的照片

鲁迅为什么说她是一个有才华的作家?她只有24岁的时候,就触及到了终极问题,生死问题。24岁的时候,我以为自己还在沉睡,还没有睁开眼睛看世界。她怎么会这么厉害?

整篇文章叫《生死场》。死了就要坚持主题。我很少看到生死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如果拍电影,我觉得《生死场》可以拍出伯格曼式的电影,有这个哲学基础。

话剧《生死场》片段

有人说萧红有女权主义倾向。还有人分析萧红的抗日思想。我觉得她没那么多理论。在整部小说中,这个傻傻的萧红,异常聪明的萧红,写出了他对生活的直接感受。24岁,我觉得她是真实的。

如果她真的有女权主义理论,可能还能多活几年。她31岁就去世了,我觉得这和她早年的经历有很大关系。

她很虚弱,但相当愚蠢。她喜欢小君,所以和他一起玩。她饿了就饿。她也没有心眼,不在乎世俗的眼光,父母的眼光,社会的眼光。

二孝早年生活贫困,经常挨饿

萧红和端木蕻良

个人觉得小红不是很有爱心。小时候,她来自一个非常好的家庭。她是一位高贵的女士。我这辈子都做不好事,也不知道怎么和人打交道。男人一开始觉得这个小姐姐很可爱,但到了后期,她的本性就显露出来了,她不是一个能管理好,能过好的人。

她也想写小说,追求自己的文学梦想,参与社会交往活动。其实男人是需要有退路的。有一天,在没人要他的时候,他还有个家可以退。但萧红显然不是“媳妇”。

她高贵的人是鲁迅,传闻她和鲁迅关系很好。我觉得他们不能好,因为鲁迅很爱才。萧红应该是依附于鲁迅的。像爸爸,大哥,叔叔,老师,各种情绪复杂,这是她值得信赖的对象。

萧红和鲁迅的妻子徐光平

萧红《忆鲁迅先生》,1940年出版

其实知道小红哪里好的人很少。大家都说小红好,小军说我帮她改了很多。言下之意是她所有的好处都来自他。

端木蕻良也不知道萧红的好。萧红写了一篇回忆鲁迅先生的文章。他鄙视它。“你又写了那些东西。”但事实证明,萧红的文章是所有回忆鲁迅的文章中最好的。

聂绀弩知道萧红不错,却什么也说不出来。他曾经夸过萧红,最后还是接受不了。他说:“哦,你说的这么好听,吓死我了,然后他就捂着耳朵跑了。”。

小红故居现状

《生死场》改编五年后的一天,我去看了阿城小红故居。那是一个下雪天,院子很大,没有人。

门口坐着一尊白色的萧红雕像,然后我和萧红聊天。我说:“因为我改编了你的小说,所以在剧场里有一定的影响力。我被转到了国家科学院,获得了很多地球级别的奖项。我说出来你当然不会看重这些?”

故居内部

“这几年我经历了一些感情过程,我理解你和这些男人的关系。”说这话的时候,我哭了,流了几滴眼泪。“我说我为什么对你这么不好。你的生命很短暂,你活了31年,你从来没有遇到过真正爱你的人。”

其实喜欢小红的人可以把她当女生养吧?我看着她写文章,沉默中很开心。然后找了个保姆,不用她洗衣服做饭。但是萧红并没有遇到这样的人。

小红和他的朋友梅志

但萧红不苦。她一生都是一个乐观的人,她很容易快乐。我在香港住院的时候,有一次12级台风,端木在家接到电话,说小红快死了。小红看到他来了,很开心,咯咯笑了起来。

临死前,茅盾去看她,她还说我们要办杂志,我们还在幻想各种未来。

她有一句很有名的遗言,“我会永远和蓝天碧水在一起,把红楼的一半留给别人写。”这部《半个红楼》是她在抗战胜利后,在丁玲、聂绀弩、萧军三人走访过去的根据地、雪山、大渡河之后,曾经提及并将合写的小说。

萧红1939年在重庆

她在《呼兰河传》中写道:“也罢,你说我的人生是遗憾,我不在乎。你看起来很危险,但我认为我为自己感到骄傲。不满意怎么办?人生苦乐参半。”

她很骨感,心灵清澈,心胸宽广。正如赵朴初先生对李叔同的描述,“无尽的珍宝供世人观赏,一轮圆月照耀着天心。”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澎娱新闻网_最近新闻热点大事件_今日热点新闻_每日娱乐新闻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pengyushicai.com/touzi/803519.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韩城市财政局 热线|韩城市财政局不回复市民咨询问题 官方回复 下一篇: 天门新闻 湖北天门一中学门口发生交通事故 致一死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