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澎娱新闻网 > 投资理财 > 正文

中印军力对比 中印实力对比悬殊,接下来,印度还会冒险吗?

导语:正文/梅新宇1962年,中印边境经过58年的自卫反击战,这次中印还有必要再相见吗?如果发生这样的事情,对中国来说当然不是好事,但对印度来说必然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悲剧。因为58年过去了,不变的是

正文/梅新宇

1962年,中印边境经过58年的自卫反击战,这次中印还有必要再相见吗?

如果发生这样的事情,对中国来说当然不是好事,但对印度来说必然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悲剧。

因为58年过去了,不变的是印方积极寻衅的态度,中国的社会凝聚力和组织动员效率远远优于印度。发生巨大变化的是中印实力与国际环境的反差。形势远比1962年对中国有利:

如果说1962年的中国经济实力还在追赶印度的漫漫征途上,今天的中国经济对印度有着全面的“碾压”优势;

如果说1962年的中国还在与自然灾害的困境抗争三年,而当时的印度并没有被这个问题困扰,那么今天的中国在全球“统一审视”新冠肺炎瘟疫中脱颖而出;

如果说1962年印度的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远比中国好,那么今天被公认为“基础设施疯狂”的中国从腹地到边境的道路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就超过了印度不止一个级别,从而让中国在双方军事对抗中有了充分的灵活性,让中国有了更深更强的持续发动战争的能力;

如果说1962年的中国正遭到各方攻击,顽强抵抗国际反华大合唱,那么今天的中国已经隐约展现出全球自由贸易旗手的风范,国际合作命运共同体的主要推动力;

……

面对这样的实力对比,印度有什么机会主动对我军挑起事端?

一个

让我们详细回顾一下过去58年中印实力对比的巨大变化:

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前一年,印度经济学家苏伦德拉·帕特尔(Surendra Patel)发表了一篇论文,通过严谨且无可辩驳的数学论证得出结论,在30年内,印度摆脱英国殖民统治后的人均收入可以超过法国,进而超过美国。他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并不是完全自大,而是基于当时印度领先于亚洲的经济实力优势。

毕竟根据国联的统计,英属印度的工业生产能力早在1913-1938年就增长了139.7%,从而跃居世界第六大工业国,而几十年战乱不断的中国却没有这样的发展机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度基本未受战争影响,但其工业却从“战争热潮”中获得了意外之财,而中国则在全面抗战中被攻破,最富有的土地落入敌手,日军从国军手中夺取了一座城市,直到投降前一天。

印度的分治虽然是战后,但独立的印度继承了前英属印度殖民地91%的工矿企业,钢铁、黄麻、造纸等工业全部继承。

正是当时领先于亚洲的经济实力和继承自英印殖民政府的政治影响力,赋予了印度从国家领导人到经济学家的一种干巴巴的英雄气概,这使得尼赫鲁在《印度的发现》一书中自信地说:“印度不能因为目前的地位而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否则将是一个色彩斑斓的大国或者消失”;在1949年10月2日给各国首席部长的一封信中,声称“今天,全世界都认识到,亚洲的未来将由印度的未来强烈决定。印度正日益成为亚洲的中心。

相比之下,新中国成立时,经济基础远不如印度。

根据我在《大象之死:从印度低强度内战看新兴市场发展路径之争》一书中的详细计算,当时印度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产业结构、人均GDp等指标普遍比中国高50%以上,甚至接近10倍。

对比1949年中印12种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和发电量,中国的产量高于印度,只有4种产品是原盐、卷烟、纯碱、烧碱,其余9种印度产品,如纱线、布料、糖、原煤、发电、钢铁、生铁、水泥、硫酸,都大大超过中国。尤其是钢铁,1949年印度的产量几乎是中国的9倍。

正因为如此,中国的执政党和在野党虽然从来没有把印度列为自己“追赶”的对象,但一直在关注苏联和西方列强;然而,在实现“超越英国赶上美国”之前,创始领导人不得不从印度收回一些经济、政治和军事主权:

解放军进藏时,说“政治重于军事,补给重于作战”。最初供应的相当一部分需要从印度购买。1952年4月6日,它向西南局、西藏工作委员会和其他有关西藏的机构发出指示。毛泽东主席在《政策》中特别强调:“印度可以承诺用粮食交换西藏,但我们的立足点应该放在未来,如果印度不给粮食,我们的军队可以生存。

1954年4月29日,中印《西藏与印度贸易运输协定》签署。同时交换照会,规定印度撤出驻西藏的武装警卫,将其在西藏的所有邮局、邮政、电报、电话等企业和设备移交给中国政府。结果,中国恢复了英国在西藏夺取的全面政治、经济和军事特权。

195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藏区引进人民币。自19世纪下半叶以来,在中国西南广大地区发挥事实上的标准货币作用的印度卢比完全退出了中国大陆市场。中国大陆居民在西藏的生意不得不以白银兑换卢比而告终。中国从印度手中收回了西南地区的金融主权。

2

1962年战争后,在几十年来不懈地“追赶”苏联和西方列强的过程中,中国顺带完成了对印度经济的全面而实质性的超越:

70年代中期,中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全面超过印度。

2008年,中国跃居世界制造业第一,也是世界上唯一拥有联合国工业分类中所有工业类别的国家,其地位越来越巩固。特别是2013年中国装备制造业占世界产出的三分之一,是第二位德国的2.5倍,印度制造业远远落后。

1950年,印度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中国的2.85倍;到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中国的GDp和人均GDp指标大约是印度的五倍。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铁路运营里程不足一战前夕英属印度的40%,80年代后期,中国铁路、公路等重大基础设施里程全面超过印度,90年代排名全面超过印度。如今,已经成为中国“国家名片”的高铁,与印度的铁路系统更是天壤之别。

……

而且1962年战争的时候,中国的经济基础已经落后于印度,1959-1961年的自然灾害更是雪上加霜。这三年,受影响的耕地占总耕地的比例分别为43%、62%和60%,粮食产量连续三年下降。1961年,粮食产量比灾前的1958年下降了31%。1962年,虽然粮食产量比1961年高13%,但仍比1958年低22%。

相比之下,在当前全球“统一检查”新冠肺炎鼠疫的行动中,中国牢牢把握住了远超印度的主动权,其抗疫表现堪称全球标杆。

我设置了两个衡量各个国家/地区疫情严重程度的指标,即新冠肺炎肺炎确诊和死亡病例累计占总人口的比例,并以中国在基准时间的疫情数据为基准,跟踪计算了近几个月107个国家的7组疫情数据,判断各个国家/地区的疫情是否严重。

我发现,截至北京时间6月22日,即使不考虑印度严重的统计遗漏,印度的全国确诊率和全国死亡率分别达到了中国的5.4倍和3.1倍。

根据其快速发展势头,预计7月份印度上述疫情指标将达到中国的10倍;我无法想象之后它会到达中国多少次。

印度面临着一个选择,是将资源集中在抗击疫情和恢复陷入悬崖般衰退的经济上,还是主动与中国打一场没有胜算的战争。

事实上,地理环境内在地决定了中印之间的和平交流。正因为如此,作为一个羽翼丰满的中国民族主义者,虽然一旦中印开战,我无疑会坚定地支持我的国家获胜,但我对主动与印度复战不感兴趣,这被认为是中国社会的主流意见。

我敬佩的战略家张文木在《青藏高原与中国的整体安全》一文中,分析了这种地理环境导致的中印和平交往的规律:

“纵观2000多年的中国版图,其扩张变化最小的是西南中印边界。原因是不可能,但也不可能:北方不可持续,南方守不住。”

基于这一客观现实,他指出:

巴基斯坦和缅甸脱离英印统治独立后,印度和中国的关系在地理上得到和平的保障

在实践中,1962年战争前,中国尽最大努力维护中印关系。

甚至在1959年4月26日印度外交部外交秘书杜德就中国平叛问题发表了非常不友好的讲话的情况下,毛泽东主席在审阅中国外交部的复函稿时也写了近千字,说“过去几年,特别是最近三个月,我们两国的争吵只是两国几千年友好进程中的一个插曲”。他呼吁中国和印度保持友好关系。后来,“印度不是中国的敌人,而是中国。”

今天的印度是否会重蹈1962年的覆辙还有待观察。

作者是商务部国际贸易与经济合作研究所的研究员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澎娱新闻网_最近新闻热点大事件_今日热点新闻_每日娱乐新闻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pengyushicai.com/touzi/803577.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西安工程大学图书馆 陕西省图书馆与西安工程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书 下一篇: 京正孕婴展 孕婴童展会盛大开幕 第31届京正·孕婴童展精彩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