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澎娱新闻网 > 娱乐明星 > 正文

农户贷款 “公司+农户”产业链金融变味,农户贷款变成了公司贷款

导语:当前新冠疫情影响之下,商业银行应当加强类似风险事件的信贷风险案例复盘工作。具体来讲,商业银行信贷经营的过程中,需要高度关注重大信用风险事项,尤其是重大突发事件,对于银行信贷资产的影响。以禽流
当前新冠疫情影响之下,商业银行应当加强类似风险事件的信贷风险案例复盘工作。具体来讲,商业银行信贷经营的过程中,需要高度关注重大信用风险事项,尤其是重大突发事件,对于银行信贷资产的影响。以禽流感突发事件对信贷资产的影响为例,2013年的H7N9禽流感为禽类养殖行业带来了一场“重感冒”。危机之下,一家禽业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农户”贷款模式,变相突破授信限额限制,以农户名义获取银行贷款,实际用于企业周转,试图扭转颓势。在禽流感这一重大突发事件的影响下,该企业经营困境积重难返,最终法人贷款和农户贷款风险双双暴露。

禽流感重大突发事件:

家禽业主导“冷”的信用风险案例研究

案例背景

g企业成立于2002年,法定代表人张,注册资本5000万元。是集种禽、雏禽孵化、肉鸡饲养、屠宰加工、饲料生产和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g公司成立之初在k银行开了一个基本账户。2005年6月首次与K银行建立信用关系,授信200万元。2006年以来,G企业采用规模化、机械化养殖模式,辅以“公司+农户”养殖。针对该企业的经营模式,自2008年以来,在向G企业发放1亿元信贷的基础上,K银行采用“公司+农户”农业产业链农户贷款模式,以G企业为担保人,向农户提供信贷支持,贷款余额1.3亿元的农户共有140户,平均每户贷款9-100万元,农户贷款资金封闭运行。2012年11月底,媒体曝光“快活鸡”事件,快餐企业和视频加工企业开始低价收购。G企业肉鸡存栏量增加,利润开始下降。2013年底,H7N9禽流感爆发,鸡肉市场被封锁,G企业不得不冻结鸡肉产品。受禽流感影响,由于鸡肉市场长期低迷,G公司亏损严重,同年7月开始停产。鉴于G企业还款能力大幅下降,部分银行于2013年11月开始贷款,导致G企业资金链紧张的情况不断升级。2014年初,G企业开始欠利息。鉴于重大突发事件对家禽业造成的沉重打击,K行希望禽流感影响减弱,市场情况好转,未能及时采取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延长G企业2014年1月到期的3000万贷款,延长G企业提供的2600万农民贷款..但在禽流感疫情的后续影响下,家禽业长期持续低迷,G企业亏损日益恶化。截至2014年6月底,G的企业贷款1.3亿元进入不良,G企业提供的贷款陆续逾期,其中1亿元进入不良。

个案分析

g企业,从家禽养殖业的龙头企业,在短短一年内陷入了彻底倒闭、高负债的“大败”,带来了巨大的信贷资产损失。客观来说,虽然存在“群体性流感”爆发引发的行业风险、企业自身投资失误等客观因素,但也暴露出信贷管理问题,如重大风险事件影响下“公司+农户”贷款模式监管不力、行业和客户风险情况判断失误、风险环节处理不当等。

1.“公司+农户”贷款模式监管不力

“公司+农户”是指采用“银行+公司+农户”的合作模式,由与农户签订产品收购协议的公司提供连带责任担保,发放农户贷款,实现贷款资金和产品收购资金封闭运行的贷款模式。这种情况下,按照“公司+农户”的模式,企业G在K银行为农户贷款提供担保,贷款专门用于肉鸡养殖。但由于K银行监管不力,在调查环节没有对农户进行“双人、实地、面对面”的调查。贷款发放后,没有检查购买的生产资料是否到位,也没有及时发现农户贷款被G企业用于资金周转。事实上,农民贷款变成了企业贷款,变相扩大了G公司的信用额度,形成了典型的“企业家庭贷款”信用风险。

2.行业和客户风险判断错误

第一,对行业风险缺乏敏感性。近年来,家禽业产能过剩明显,库存积压严重,消费市场竞争白热化。特别是2013年3月出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后,市场持续低迷,鸡肉产品销量持续大幅下降,价格和成本倒挂,影响上游苗鸡养殖和饲料生产,整个鸡链亏损。在此次信贷风险事件中,K行没有对行业产能过剩和发展前景进行深入研究,低估了禽流感的影响,导致其未能及时调整信贷机构,降低行业信贷规模,分散风险。

第二,客户风险被低估。2006年以来,G公司持续扩大规模,投资4亿元建设全资子公司,至今未正常启动,投资效益低,导致财务负担重,流动性紧张,对银行贷款的依赖增加。2013年3月H7N9禽流感爆发后,G企业未能及时采取措施减产停产,造成较大损失。爆发前仅有5000多万备用资金告罄,资金链极其紧张。这些风险信号并没有引起K银行客户经理足够的重视,贷后管理只停留在客户报告的基础上,进行程式化分析和正式报告,是典型的“重贷轻管”的信用风险。

3.风险解决和处置不当

正是由于对行业风险情况和客户风险情况的研究判断上的偏差,K银行一直对G企业抱有幻想、盲目乐观和希望,未能及时调整信贷策略。2013年11月,G企业公司亏损严重,资不抵债。发现财务报表与实际情况差异较大,现金流几乎枯竭,信用风险信号已经充分显现。面对同行业其他银行纷纷开始提款,K银行并没有下定决心“掰壮士断腕”。非但没有迅速反应,采取有效的风险处置措施,反而扩大了企业和农户的贷款,并向G公司担保的7户家庭新增贷款600万元,进一步扩大了风险敞口,增加了贷款损失。

信用启蒙

1.关注重大风险事件对行业信用风险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自2013年重大禽流感疫情风险事件爆发以来,家禽业遭受了短期的全行业损失,即使是行业龙头企业也很难盈利空。因此,为了加强行业分析,商业银行不仅要关注单个企业的风险信号,还要关注行业环境对信贷企业的影响,及时掌握贷款企业行业政策的变化,定期调查其行业及其上下游产业链的现状和发展,了解行业产品市场的供求情况,分析行业变化趋势, 以及影响贷款企业经营的各种因素和风险,冷静分析产能过剩等问题,客观判断行业和企业未来发展趋势,及时正确把握信贷风险

2.积极完善和实施风险客户主动退出机制

商业银行要走出“优质客户”的误区,抓住机会退出风险客户。在这种情况下,在行业领袖和“优质客户”的耀眼光环下,K银行对G企业的经营过于信任和盲目乐观,为其提供远超其还款能力的信贷,间接加速了G企业的过度扩张。2013年下半年,K银行对G企业的行业和金融潜在风险没有警惕,在延期的情况下延迟了风险暴露。K银行在其他银行纷纷贷款后,错失了最好的退出机会。

3.根据信用风险情况,及时调整信用管理策略

商业银行在信贷管理中,应密切关注信贷产品、信贷政策、管理模式与实际贷款业务的匹配程度,准确把握行业发展周期和风险趋势,对风险不断涌现的产品、行业或管理模式及时调整信贷策略,查漏补缺,防范各种可能出现的信贷风险。例如,针对重大信用风险事件的发生,商业银行应根据贷款企业面临的具体风险情况,及时调整信贷策略,合理规避潜在的信用风险。

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中的重大信用风险事件或注意事项及其处置原则

为确保商业银行在银行信贷资产遭遇重大信贷风险事件时,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有效应对风险,防范或减少经济损失,维护银行利益,商业银行应对各类重大信贷风险事件保持高度警惕,科学合理处理相关风险事项。

有哪些重大信用风险事件或事件需要商业银行高度警惕?

“重大信用风险事件或事项”是指可能对银行整体形象、信贷资产安全和资产质量产生重大负面影响的事件或事项。一般来说,由于经济金融环境、行业周期、区域信贷环境、商品市场价格等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化,或者银行信贷过程中出现重大违规或操作失误等内部因素的影响,某个行业、某个地区、某个客户群体的信贷风险事件频繁发生,且金额较大,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会有显著上升趋势。贷款企业发生的对银行信贷资产安全产生或预计会产生重大负面影响的事项,包括但不限于:

1.宏观经济、市场、行业等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对贷款企业经营产生不利影响,或者贷款企业发生重大投资失误,可能或者已经严重影响贷款企业偿付能力的;或者评级机构、投资银行等发布的报告。,这可能会造成显著的不利影响。

2.贷款企业或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或关联企业法定代表人涉及腐败、违法违纪、重大诈骗等刑事案件,已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或主管部门要求协助侦查,或已被拘留、“双规”、监视居住或通缉等。

3.贷款企业或其控股股东、关联企业、实际控制人或法定代表人失去联系或出走,或涉及互联网、媒体负面报道,对客户正常经营造成较大影响的。

4.贷款企业已停止经营活动、停产、半停产等重大变化,或出现资金链断裂迹象,面临破产风险。

5.贷款企业或其控股股东或关联企业涉及重大违约、经济纠纷、法律纠纷等。,涉及账户被法院、海关、税务等执法部门查封,预计这一行为将对贷款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

6.贷款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突然发生重大不良事件,如遭受重大灾害、重大疫情等公共卫生事件、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重大产品质量事故、涉及重大环保问题、陷入劳动和环境纠纷等,造成重大损失,影响或可能影响客户正常经营。

7.贷款企业的实际控制人、法定代表人和内部高级管理人员患病或者死亡,不能正常履行职责的。

8.贷款企业治理结构的变化可能会对银行债务产生不利影响。

9.固定资产贷款项目建设周期长、投资超预算、资金缺口难以落实,严重影响银行信贷安全。

10.贷款企业未按规定用途使用融资资金,特别是挪用融资资金进行房地产投机或投资股票市场、外汇市场、期货市场等投机性交易的。

11.担保人因重大不利变化导致担保能力明显降低,或抵押物价值大幅减少,银行对抵押物失去控制,抵押无效。

12.贷款企业与银行之间的同业交易发生异常变化,如同业拆借、异常收贷或冻结借款人可用授信额度等。,而国外贷款是欠利息的,债权人收回欠款或要求赔偿。

13.金融机构、贷款企业因业务纠纷涉及或可能涉及法律诉讼。

14、贷款企业在金融机构融资还款违约。

商业银行如何应对重大信用风险事件?

在信贷实践中,商业银行应对重大信贷风险事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快速反应原则:对突发信用风险事件的反应和处理应快速有效。商业银行部门信贷人员应及时报告,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强配合,确保事件在第一时间得到妥善处理,不得以任何理由规避。

2.保密要求原则:商业银行在应对突发信用风险事件时,应保守相关商业秘密,对保密事项严格遵守保密法律法规,不得泄露。商业银行信贷工作人员不得擅自发布新闻和消息。

3.统一管理原则:对于突发信用风险事件的处理,商业银行应统一遵循银行相关内部处理方法和要求,信贷人员根据各自职责权限进行处理。

4.预防为主原则:重大信用风险事项的管理应以预防为主。商业银行应加强对外部宏观经济、金融市场、行业信用状况、业务运营及其变化的监测和分析,判断风险状况,确保风险的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早化解。

5.真实客观原则:商业银行在报告和处理重大信用风险事件或事项时,应真实客观地描述事件,对风险做出客观评估和准确判断。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澎娱新闻网_最近新闻热点大事件_今日热点新闻_每日娱乐新闻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pengyushicai.com/yule/791917.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周总理答记者问 这五年的总理记者会:共答86个提问,“首问”都留给了外媒 下一篇: 呆呆蛹 赛尔号:一只精灵进化3三种形态,三种属性,进化过程及其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