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澎娱新闻网 > 汽车大全 > 正文

创刊词怎么写 溯源流溪河之文化创作篇:曲中桑梓意 笔下赤子心

导语:在多次实地考察中,广州日报全媒体团队与流溪河相关的各种人士聊天。比如源村有传承地方美食的村民,有以讲温泉传说闻名的老人,有辞掉工作成为“新农民”的陌生人,有历史建筑的守护者,有保护生态环境的

在多次实地考察中,广州日报全媒体团队与流溪河相关的各种人士聊天。比如源村有传承地方美食的村民,有以讲温泉传说闻名的老人,有辞掉工作成为“新农民”的陌生人,有历史建筑的守护者,有保护生态环境的护林员……在这些对话中,我们可以了解流溪河流域文化的很多方面。

经过多次交谈,我们也希望找到更多有代表性的人——既能了解流溪河的历史和不同时代人们的变化,又能把自己的生活感受融入流溪河水的人。

最后,我们找到了一个本地作家。曾任乡镇刊物《流溪报》主编。生于抗战前夕,目睹流溪河一带跌宕起伏。从抗日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今天的幸福生活,他有着无尽的故事。

刘西的老编辑戴桂波。

戴桂波,87岁,1987年1月开始创办刘西。到目前为止,该出版物已经出版了60期。

“流溪河是生我养我的母亲河。讴歌她是我的使命!”戴桂波87岁。他长期在流溪河沿岸生活、工作、工作。他是一个喝流溪河的水长大的本土作家。他在自己创作的粤剧、粤剧、诗词、对联等大量作品中,真诚地讴歌柳溪的故事,是一个执着的本土文化守望者。

1976年,戴桂波的创始人与该镇交换了刊物《人民与文学》。后来这个刊物改名为流溪报,至今还在出版。1991年以前,他自己完成了出版物的收集、修订、编辑、刻制、油印、装订、发行等工作,被称为“一人留西”。但戴桂波说流溪河是大家的,流溪河也是,他只是个守流人。1999年,一位中学老师接手了他的责任,让刘西继续他的使命。

本报记者采访了戴桂波。

办杂志:去东莞的印刷人争相传阅

戴桂波戴着眼镜,身材瘦小,但一说起“刘西”,立刻神采奕奕,提高嗓门,言语中充满了骄傲。他的骄傲来自于他一直守护的“孩子”——刘西。

流溪镇成立于1976年,当时戴桂波调到白云区仁和镇文化站工作。热爱文学的戴桂波一到文化站,就创办了《人民与文学》这本书。"当时主要是为镇上的文学爱好者提供一个展示平台."他说。

1987年,手写油印版《人民文艺》改为印刷报纸,更名为《流溪报》,以四种小报形式出版。戴桂博继续担任刘西主编。

“流溪河流入珠江,流入南海。侨乡人就在旁边。这里人杰地灵,人杰地灵,各行各业欣欣向荣。如今,改革的春风已经吹过侨乡和侨乡,流溪河一片欢腾!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好转,这里的大众文化也逐渐兴盛起来,于是“刘西”就应运而生了……”“留西”是时代浪潮中的一波1987年1月,正式成立的刘西在就职词中写道。

戴桂波。

“当年刘西一共印了1500本,都得在东莞印。我记得很清楚,稿子统一后,就邮寄到东莞印刷厂,印完了还要去东莞拿回来。整个过程很让人沮丧。但当我想到大家争相流通的欢乐场面时,所有的辛苦都在一瞬间消失了。”回忆编辑刘西的过程,戴桂波说感觉是“辛苦又快乐”。

1991年,因为戴桂波退休,《刘西》无人接手,立即停刊。1999年9月,刘曦再版,仁和一中语文老师李彩云接过接力棒,与戴桂波合编。

一篇题为《流溪河更长——恭喜流溪河再版》的文章写道:“我们期待流溪河立足于我们的小镇,有自己的特色。立足小镇就是培养本地业余作者,独树一帜就是成为名牌‘土特产’。《流溪记》再版会比以前更受读者欢迎!”

创作:坐在长椅上四年,在昏暗的灯光下写作

认识戴桂博的人都叫他“博叔”。除了小说,他还研究其他文学体裁。伯叔介绍,他对文学的热爱源于粤剧。

20世纪30年代,位于流溪河畔的仁和市场是一个商贸发达的市场,很多粤剧团都来这里演出。1951年,戴桂波因为会唱粤剧,被选入话剧社。戏剧社的成员主要是来自民间和当地学校的老师。戴桂波也因为角色不多被安排过花旦。

1954年,戴桂波开始学习创作粤剧和粤剧。因为那一年文化基础薄弱,他的戏好几年都没有被采用,但戴桂波没有放弃。1958年,连续四年坐在粤剧“冷板凳”上的戴桂波,结合当时修水利的人和村的情况,写出了《一千年的遗憾》,发表在当时的《绥郊农民报》上,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几十年来,戴桂波创作了大量具有地方特色的粤剧和粤剧作品。目前已出版《曲艺集》、《诗集》、《对联集》、《桂花集》、《韵文集》、《随笔集》、《评论集》、《曲艺集》等《爱我白云,添锦绣》。

在波叔的作品中,流溪河是最重要的创作元素。在和记者聊天的时候,波叔拿出作品集,津津有味地唱了一首粤剧二人转,“告别西方,回到祖国,探索胜利,再找你。欣赏流溪河的美景。划船,我爱像绿丝一样流淌!一起荡桨。打水船,爱故土,凝视两岸……”

坚持:老年和热情应该写到九十岁

戴桂波50岁开始学习写诗,并坚持创作。到目前为止,他至少保存了1000首诗,其中3首已经发表。

80年代初,50岁的戴桂波是一个诗歌创作的门外汉。幸运的是,他遇到了一位古诗词创作老师。“这个老师告诉我什么是水平,什么是对仗,什么是韵脚,然后我就知道什么是古诗词了。”

在戴桂波的家里,他书房的三个书柜里放满了他的诗和草稿,一个接一个。为了获得更多的灵感,戴桂波每天都会骑自行车或者坐公交车去附近收风。他为流溪河边的料菜村写了13首诗,历时13个月。

戴桂博和他的“孩子”刘曦。

虽然年纪大了,但是博叔的心态还是年轻的,戴桂博的创作热情令人敬佩。采访中,老人拿出一首新创作的诗《古今流淌的河流》,与记者讨论。他小心翼翼地把它一个个抄在稿纸上,很多单词和句子都用白色的贴纸修改过。“这首诗,我正准备参加区里的征文比赛,最近才定稿。”交谈中,戴桂波有点激动。

“以后还要继续写吗?”记者问,戴桂波回答得很干脆,“我觉得我能写90岁!”

琐事:老知识分子家乡的余热

在采访戴桂波时,记者还在镇上见到了另一位代表“老刘西”朱。

70岁的广州市农林系统退休干部朱回到家乡和建南村,指导村里的农民发展合作社。1966年,朱高中毕业,回到家乡。他在建南村种了11年地。恢复高考后,他考上了大学,离开家乡去读书,然后在广州工作。

《老溪》朱先生。

朱回忆说,1915年大洪水后,流溪河最大的一次洪水发生在1959年,当时河水漫过基堤,淹没了数万亩田地。

"流溪河的变化归功于国家的水利建设."朱说,1957年,全国开展了兴修水利的运动。20世纪60年代以后,越来越多的采砂船进入流溪河采沙,从下游慢慢挖到上游,流溪河的河床慢慢降低。现在河里剩下的河沙不多了。20世纪70年代,流溪河水利设施逐步完善。

朱说,流溪河沿岸几十万亩良田现已成为双灶田,也是高产田。如今,为了提高土地的产值,镇上的农村种植了其他类型的作物。他向记者介绍了当地的无花果园和葡萄园。

无花果。

如果说戴桂波反映了流溪人对河流和历史的丰富感情,那么从朱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当地人运用知识、不断改变生活的才华。

在这次采访中,我们采访了一些老人的生活故事,满载而归。流溪河沿岸的人有很多故事是从来没有讲过的,可能外人很难知道,就像山中无数涓涓细流汇聚成一条长长的沉默的河,最后流入岁月的海洋。

文字:广报记者肖桂来图片:广报记者杨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澎娱新闻网_最近新闻热点大事件_今日热点新闻_每日娱乐新闻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pengyushicai.com/qiche/808293.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侯耀华徒弟 侯耀华女徒弟近照,对镜头风情万种,与之前像换了一张脸 下一篇: 学子礼包 @西交大学子 开学走红毯还有大礼包 学霸却说最想念的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