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地质灾害是自然灾害中的一种,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安徽省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与皖南山区交接地带,地质构造复杂,地质灾害频发。为应对这一挑战,安徽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构建了较为完善的防灾减灾体系。以下将揭秘安徽省的地质灾害防控策略。
一、全流程管理体系
安徽省自然资源厅印发了《安徽省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设备全流程管理指南(试行)》,建立了从设备安装、运行维护、告警处置到报废的全流程管理体系。该指南明确了省级、市县两级和运维单位的责任,确保了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作的顺利进行。
1. 设备安装与验收
在设备安装过程中,省级管理部门负责统筹部署与监督,市县两级负责具体实施。设备安装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 运行维护
监测设备安装验收合格至运维结束原则上不低于6年。县级自然资源部门负责编制新一轮运维方案,并依法依规选取运维单位。运维单位需结合地质背景、监测数据和雨情、水情,对预警阈值适时动态调整,提升预警准确性。
3. 告警处置
全面落实专人值守、动态发布、现场核实、应对处置、信息反馈等制度。当监测设备发布告警后,市级自然资源部门负责第一时间将告警信息下发至有关县级自然资源部门,督促指导县级自然资源部门及时组织开展现场核查处置。
二、群测群防监测体系
安徽省建立了群测群防监测体系,明确群测群防责任人和隐患点监测人。提前做好防灾物质储备,对地质灾害点和坡建房户开展全面排查,汇同相关部门开展地质灾害巡查、监测和避险应急等知识宣传。
1. 修订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
修订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和防灾减灾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在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
2. 建立群测群防网格
层层落实防治责任,乡镇主要负责人上一线,发挥引领带头作用。编制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方案和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应急避险转移预案。
三、科技助力防灾减灾
安徽省积极推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利用科技手段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1. 监测设备安装
在全区适宜安装监测设备的隐患点应装尽装,力争信息化监测全覆盖。
2. 网格化管理
开发地质灾害网格化管理微信小程序,打通区级、乡镇、村组联系,整合巡查、排查、险情速报、日常监测、绩效考核等功能。
四、政策法规保障
安徽省政府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加大投入力度,提高相关法律法规执行效率。
1. 加大投入力度
政府加大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投入力度,用于设备购置、人员培训、应急处置等方面。
2. 提高法律法规执行效率
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法力度,确保法律法规得到有效执行。
结语
安徽省在地质灾害防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未来,安徽省将继续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高防灾减灾能力,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