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暴雨预警与预防
1. 关注天气预报
- 及时关注: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渠道,密切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
- 预警信号:重点关注暴雨黄色/橙色/红色预警信号,了解学校所在区域的积水风险地图。
2. 预防措施
- 非必要不外出:在暴雨预警期间,尽量避免外出,减少不必要的安全风险。
- 避开危险区域:远离地下通道、低洼路段,警惕商铺、车库倒灌风险。
- 校园避险:校园内优先选择教学楼、图书馆等高地避险,避免靠近围墙、宣传栏。
二、洪涝灾害应对策略
1. 洪水来袭时的应对
- 获取漂浮物:迅速获取木质门板、收纳箱、泡沫板等漂浮物,优先前往钢筋混凝土建筑或高地避险。
- 标准化求救:用鲜明织物摆动枝条,通过高频声波传递方位信息。
- 横向转移:遇山洪应横向转移至稳定山脊,严禁纵向撤离及向下游行进。
- 饮水食品安全:确保饮水食品安全,接触污染源后需用国标消毒剂处理。
2. 日常防范
- 低洼地区居民:提前备好沙袋、挡水板,检查排水系统。
- 家中应急包:常备应急包(手电筒、哨子、救生衣等)。
三、自救指南
1. 遇洪水时
- 迅速行动:时间充裕时,迅速向山坡、高地转移;若来不及,立即爬上屋顶、大树等高处避险。
- 被困车内:击打车窗四角(非前挡风玻璃),待内外水压平衡后推门逃生。
- 落水后:保持冷静,仰面漂浮,利用塑料桶、木板等漂浮物支撑身体,远离电线杆以防触电。
2. 个人居家时
- 低楼层人员:立即做好转移准备,提前备好老人、儿童和病弱人士使用的必要用品。
- 断电断气:断掉家中的电源,避免家中进水导致设备短路和电线短路,造成电火灾。关闭各级燃气开关,避免燃气泄漏。
3. 个人通信
- 减少消耗:在户外遇险,减少通信设备的额外消耗,确保能支持到救援人员抵达。
- 发送位置:在离开交通工具时,可以向亲友发送自己的位置及撤离计划。
- 报警求助:如果周围水情已经导致自己无法离开,可立刻向警方汇报自己所处位置、被困人数、周围水情、紧急通信方式等。
四、总结
面对暴雨洪涝灾害,我们需要做好充分的预防和应对准备。通过掌握以上应对策略和自救指南,我们可以在灾害面前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守护我们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