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灾害概述
暴雨天气常常伴随着强降雨,容易引发城乡积涝、山洪及地质灾害。在暴雨天气中,如何科学避险,是保障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重要一环。
一、暴雨预警信号分级
- 蓝色预警:24小时内降雨量将达25毫米以上,或者已达25毫米以上且可能持续。
- 黄色预警:24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可能持续。
- 橙色预警:24小时内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0毫米以上且可能持续。
- 红色预警:24小时内降雨量将达1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50毫米以上且可能持续。
公众需密切关注当地气象部门发布的暴雨预警信号,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二、暴雨天气避险措施
- 室内避雨:遇到暴雨,应立即到室内避雨,不要在高楼下停留,也不要在大型广告牌下躲雨或停留,以免被坠落的物品砸伤。
- 防止触电:如遇城市内涝,需防触电,尤其是居住在低洼院落、平房或是地下室,首先切断电源,防止触电。
- 出行安全:在积水中行走要注意观察,防止跌入窨井或坑、洞中。城市暴雨容易路面积水,严重时引发河水倒灌,淹没道路,车辆熄火,出行时行人遇到此情况要及时下车向高处转移,司机应避开积水路段。
- 垃圾处理:平时不要将垃圾、杂物等丢入下水道,以防堵塞,暴雨时造成积水成灾。河道是城市中重要的排水通道,不准随意倾倒垃圾及废弃物,以防淤塞。
三、地质灾害防范
- 山洪:山区遇暴雨需防山洪等地质灾害。如果连降大雨,很容易暴发山洪,所以在暴雨时要避免渡河,也不要在底层疏松的山体下面久留,以防止被山洪冲走。
- 泥石流:野外如遇暴雨,应按照预定路线,有组织地向山坡、高地等处转移;如果已被洪水包围,要尽可能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做水上转移。
- 山体滑坡:遇到山体滑坡,不要在低谷或陡坡下停留,千万不要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跑,要向与泥石流方向垂直的两边山坡爬,迅速转移到平整安全的高地进行躲避。
四、自救与救援
- 自救:当遇到暴雨或地质灾害时,应迅速评估周围环境,选择安全的地方避险,并及时发出求救信号。
- 救援:如遇紧急情况,应立即拨打报警电话,报告方位和险情,等待救援。
五、结语
面对暴雨天气,我们需要时刻保持警惕,做好防范工作,学习地质灾害避险知识,保护自己和家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也要积极参与防灾减灾工作,共同构建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