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福建地处东南沿海,地形复杂,气候多变,因此,强降雨灾害频发。面对这一挑战,福建省政府及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应对强降雨带来的灾害。本文将深入解析福建在强降雨灾害防治方面的策略和措施。
一、预警机制
1. 预警叫应水平提升
福建省通过建立预警叫应机制,强化预警响应联动。例如,在接到省气象局的重要天气预警报告后,立即向南平市、三明市防汛办点对点叫应提醒,要求强化预警叫应,加强响应联动,落实防范措施。
2. 预警准确率提高
福建省政府提出力争到2025年暴雨预警准确率达92%以上。目前,福建暴雨预警时间提前量达到54分钟,暴雨预警准确率平均达89.5%。这一成绩得益于福建省气象局建立的1262精细化城乡气象灾害预警联动机制。
二、防御措施
1. 预警响应级别提升
在强降雨来临前,福建省启动防暴雨Ⅳ级应急响应,强化强降雨防御工作。例如,在2019年5月27日,福建省防指启动防暴雨级应急响应,要求各级有关部门认真贯彻省委书记、省长的要求,全力确保人员安全。
2. 预警信息发布
通过电视、广播、短信、两微一端等多种媒体即时发布强降雨信息,提醒公众注意出行安全,主动防灾避险。例如,在2025年5月16日,福建省气象局发布暴雨预警,提醒公众注意防范强降雨和强对流天气。
3. 人员转移避险
在强降雨过程中,对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提前组织人员转移避险。例如,在2025年5月22日,福建省自然资源厅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黄色预警,要求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和防范。
三、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1. 1262机制
福建省气象部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强化1262精细化城乡气象灾害预警联动机制。例如,在2024年6月9日以来,福建中北部出现暴雨,南平和三明部分乡镇大暴雨,全省气象部门通过1262机制,全力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2. 部门联动
在强降雨过程中,气象、水文、自然资源等部门密切监测雨情、水情和地质灾害风险,及时精确发布预警。例如,在2024年6月9日以来,福建省防汛办根据1262乡镇精细化预报,累计发出风险提示函12份。
四、总结
面对强降雨灾害,福建省政府及相关部门通过提升预警叫应水平、强化防御措施、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等措施,有效应对了强降雨带来的挑战。未来,福建省将继续努力,提高灾害防治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