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甘肃省地处我国西北地区,地形复杂,地质条件脆弱,地质灾害频发。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甘肃省政府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范工作,实施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实现了地质灾害预警在前,守护家园安全无忧的目标。
甘肃省地质灾害防治现状
地质灾害类型
甘肃省地质灾害类型多样,主要包括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面沉降等。这些灾害往往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影响范围广的特点。
地质灾害防治体系
近年来,甘肃省逐步建立了以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综合治理和能力建设为主的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
地质灾害预警机制
监测预警网络
甘肃省通过构建覆盖全省的地震预警网络,利用1300多个监测站点、24小时值班监控、预警终端、电视和微信小程序等多种途径,为公众提供及时有效的地震预警信息。
立体监测网络
玉门市利用科技手段将废弃油井改造为地震监测站,建成覆盖200公里范围的立体监测网络,为西北地震重点危险区构筑起智慧防线。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预警信息发布
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等渠道,及时发布地质灾害预警信息,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
避险搬迁
针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施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工程治理
对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工程治理,降低灾害风险。
监测预警
在地质灾害隐患点安装北斗滑坡监测仪、泥位计等传感器,实现对地质灾害风险的实时监控。
成效与展望
成效
通过实施地质灾害防范措施,甘肃省地质灾害防治取得了显著成效,成功避险地质灾害46起,避免人员伤亡人数752人,避免经济损失9238万元。
展望
未来,甘肃省将继续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力度,不断完善地质灾害预警机制,提高地质灾害防治水平,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