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甘肃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地形复杂,地质条件脆弱,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之一。面对山洪、泥石流、地震等自然灾害的严峻挑战,甘肃省政府及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构建起一套完善的防灾减灾体系,以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灾害风险调查与评估
1. 普查成果应用
甘肃省积极开展自然灾害风险普查,摸清致灾要素、隐患位置和可能危及的人群、建筑数量等,为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例如,甘谷县普查员在大像山景区开展核查工作,清水县普查员入户调查家庭减灾能力,确保普查成果得到有效应用。
2. 风险评估与预警
基于普查成果,甘肃省对自然灾害风险进行评估,建立预警机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降低灾害风险。
二、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1. 体制改革
甘肃省深化应急管理体制改革,组建省市县三级应急管理部门,并在乡镇建立应急管理办公室,村级设有应急管理室,形成五级应急管理体系。
2. 协调联动机制
甘肃省建立应急部门侧重监测预警、调动力量实施抢险救援,水利、自然资源、气象、地震等部门提供技术支持的联动工作机制,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三、应急救援能力提升
1. 救援队伍建设
甘肃省支持消防救援、森林消防队伍招录指挥人员、消防员、政府专职队员,制定省级救援队伍建设大纲,加强装备更新和专业训练,提升抢险救援能力。
2. 实战化演习
甘肃省举行应急使命·2022”高原高寒地区抗震救灾实战化演习,借鉴青海玉树地震经验教训,研究探索高原地区和高寒缺氧条件下的救援力量运用、技术战法创新、综合保障方法。
四、防灾减灾宣传教育
1. 小课堂大作用
兰州市城关区团结新村小学通过生动有趣的课堂讲解和互动体验,让青少年了解地震知识,掌握避险技能,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2. 社会公众参与
通过电视、微信小程序等多种途径,甘肃省地震预警中心构建起覆盖全省的地震预警网络,为公众提供及时有效的地震预警信息。
五、总结
面对自然灾害的严峻挑战,甘肃省政府及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构建起一套完善的防灾减灾体系。通过灾害风险调查与评估、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应急救援能力提升、防灾减灾宣传教育等多方面努力,甘肃省在自然灾害中守护家园,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