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广西地处我国南方,地形复杂,地质条件多样,地质灾害频发。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广西政府及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地质灾害防范工作。本文将揭秘广西如何守护家园安全,防范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风险普查
广西自然资源厅通过启动试点工作、制定技术标准、强化部门联动等措施,推动地质灾害风险普查工作。普查工作主要任务包括寻找、确定地质灾害风险隐患点,为防治提供技术依据。
普查成果
截至2021年9月底,广西已完成15万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和地质灾害风险普查外业工作。共划分出中等以上地灾风险区10.82万个,为基层提供更实用、更可操作的防灾数据成果。
重点防范区域与措施
根据地质灾害风险普查结果,广西将84个地灾防治重点县划分为中等以上地灾风险区,并针对重点区域采取以下防范措施:
重点防范区域
- 碎屑岩预防区:百色大部地区、桂林、河池、南宁市、玉林、贵港市的部分地区。
- 花岗岩预防区:梧州、玉林、钦州、崇左市的部分地区。
- 碳酸盐岩预防区:桂林、河池、柳州市部分地区。
防范措施
-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地质灾害防治目标。
- 开展精细化调查,摸清风险隐患底数。
- 强化巡查排查和监测预警,及时发现和处置隐患。
- 加强地灾工程治理,筑牢安全防线。
应急预案与演练
为提高应对地质灾害的能力,广西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了应急预案,并定期开展演练。
应急预案
- 明确应急响应级别和流程。
- 落实应急物资储备和人员调配。
- 加强信息报送和舆论引导。
演练内容
- 地质灾害预警发布和应急响应启动。
- 人员疏散和转移安置。
- 应急救援和灾后重建。
无人机技术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应用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防地质灾害团队探索无人机在地质灾害中的运用,提高灾害评估的科学性。
无人机应用
- 地质灾害巡查和监测。
- 灾害评估和预警。
- 应急救援和灾后重建。
总结
广西通过地质灾害风险普查、重点防范区域与措施、应急预案与演练以及无人机技术的应用等措施,全力守护家园安全,防范地质灾害。在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广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