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广西地处中国南部,地形复杂,自然灾害频发。近年来,广西政府和社会各界积极应对各种灾害,形成了一套多维度、全方位的抗灾攻略。本文将详细介绍广西在防洪抗旱、地质灾害防范、台风应对等方面的措施和经验。
防洪抗旱
监测预报预警
广西强化监测预报预警,深化“三个10天”旱情预警机制和“11631”递进式气象服务,加强与水利、气象、农业、自然资源等部门的联合会商分析,滚动分析研判旱情涝情发展趋势,指导做好防范应对。
水利工程调度
科学调度水利工程,合理预判需水量和水库安全,协调水利部门对水库实施“一库一策”,在旱区适度蓄水,保障农业灌溉和生态用水;暴雨前预留防洪库容,雨时精准拦洪削峰,兼顾蓄水保灌与防洪安全。
地质灾害防范
风险隐患排查
针对旱后土质疏松、山体开裂等隐患,开展地质灾害点拉网式排查;全面掌握地质灾害隐患风险底数,80%集中发生在主汛期。
预防措施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区域的抗灾能力。例如修建护坡工程、加固山体结构、完善排水系统等,可以有效减少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的发生。
台风应对
应急演练
以“应急使命•2025”台风防范应对演习为例,模拟广西受强降雨和超强台风叠加灾害影响,通过演习检验消防救援总队近年来转型强能建设、专业队伍建设成效,极大提升了应对处置全灾种、大应急事故能力。
专业救援力量
中国安能南宁基地在广西这场演练中展现了强大的救援能力,动力舟桥、地震救援车、猛士前突车、应急指挥方舱等大型救援装备整齐列阵,为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奠定坚实基础。
自然灾害发生前兆
强对流天气
天空开始阴暗、乌云密布;远处已经能见到闪电,远雷逐渐逼近;风向急转、风力陡升;感觉气温升高,空气格外燥热、闷热。
山洪、滑坡、泥石流
河水异常、声响异常、沟谷异常、动物异常。
应急避险自救
避险地点
地势较高的广场、坚固的多层高层公共建筑的2楼以上区域(高于水面);避免在桥梁、河道上的桥梁上避险;避免登上河堤等防汛设施;避免进入建筑物的地下部分;避免进入地铁等设施;不要进入地下涵洞、过街隧道等。
避险措施
暴雨天气非必要不出门,尽可能将车停放在地势相对高的地方;出行前务必关注天气和路况信息,规划行车路线,避开易积水路段、桥梁涵隧等低洼路段;检查车辆,确保车辆雨刷器、刹车系统、轮胎状况良好;携带拖车绳、手电筒、急救包等应急工具。
结语
广西在抗灾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多维度、全方位的抗灾攻略,有效降低了自然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影响。面对未来,广西将继续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抗灾能力,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