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自然灾害普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要求各地区在技术、组织、协调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的工作。贵州省,作为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省份,在面对自然灾害普查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应对挑战。本文将揭秘贵州多地如何应对自然灾害普查的挑战,以及普查背后的故事。
一、组织领导与责任落实
1. 加强组织领导
贵州省成立了以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普查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责任,确保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压实责任
实行政府主要领导全面负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其他领导一岗双责,将自然灾害风险普查责任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
二、科学制定方案
1. 明确责任分工
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应急、自然资源和规划、教育、工信、民政、生态、交委、水务等部门的责任,细化了责任分工。
2. “五全覆盖”要求
按照“五个全覆盖”的要求,对有人居住地方、生产经营单位、社会单位、地质灾害隐患点、防范措施准备等进行全面排查。
三、技术创新与应用
1. 利用高新技术
充分利用全国灾害风险和减灾能力评估与制图系统,开展灾害风险评估,编制省级和市县级自然灾害系列风险图。
2. 大数据技术与普查工作深度融合
通过大数据技术,提高普查数据的准确性和效率。
四、普查工作进展
1. 全面调查与评估
普查工作分为调查、评估、区划三个关键环节,全面完成基础数据库建设。
2. 成果应用
深入开展成果应用,为各级政府有效开展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工作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五、背后的故事
1. 试点先行
贵州省在14个县(市、区)和黔南州福泉市开展试点工作,探索出符合当地实际的经验做法。
2. 三级联动
建立省、市、县、乡四级体系完备、责任明晰、对接高效的网格式普查组织体系。
3. 培训与指导
通过集中培训、点对点培训、驻点培训、开设普查微课堂等方式,提升普查人员工作能力。
结论
贵州省在自然灾害普查工作中,通过加强组织领导、科学制定方案、技术创新与应用等措施,有效应对了普查挑战。这些努力不仅为贵州省的灾害风险防治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