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河南省地处中国中部,地形复杂,地质灾害频发。近年来,河南省在地质灾害风险防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将揭秘河南省地质灾害风险防控的攻略,旨在为公众提供科学防范和应对地质灾害的知识。
地质灾害概况
河南省地质灾害类型多样,主要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等。这些灾害主要发生在丘陵山区、河岸边坡和城市周边等地区。近年来,河南省地质灾害易发区面积约6.96万平方千米,隐患点2332处,威胁人口13.15万人,威胁财产13.78亿元。
防控策略
1. 规划引领,主动防控
河南省通过编制并发布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和年度防治方案,实现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控的转变。明确了目标责任和主要任务,统筹资源,科学部署地灾防治工作。
2. 构建全链条、社会化防范体系
河南省优化工作体系,实行属地管理、分层负责。从监测预警、风险评价、科技支撑、公众参与、应急响应和长效机制等多维度协同推进,构建省、市、县、乡、村全链条、社会化地质灾害防范体系。
3. 治理消除隐患点
持续实施治理项目,十四五以来利用增发国债、中央以及省财政资金,安排治理项目71个,治理消除隐患点251处,地质灾害隐患数量持续减少。
4. 隐患监测、及时预警
坚持人防技防并重,新建自动化监测台站241处,安装设备1454台,实现隐患监测、及时预警、人员撤离闭环管理,提升受威胁群众临灾避险能力。
5. 风险调查评价
坚持本底调查,完成70个地质灾害易发县风险调查评价,进一步掌握风险底数,为精准防控打下基础。
防灾减灾措施
1. 提高公众防灾意识
通过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公众对地质灾害的认识,增强防灾减灾意识。
2. 加强隐患排查
对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定期巡查,及时发现并消除隐患。
3. 做好预警信息发布
密切关注雨情变化,及时发布地质灾害预警信息,确保信息传递到位。
4. 完善应急响应机制
建立健全地质灾害应急响应机制,确保在发生地质灾害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援。
5.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充分考虑地质灾害风险,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灾能力。
总结
河南省地质灾害风险防控攻略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规划引领、全链条防范、隐患治理、风险调查评价等措施,有效降低了地质灾害风险,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未来,河南省将继续加强地质灾害风险防控工作,为构建和谐安全的社会环境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