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灾害概述
洪水是由江、河、湖、库水位猛涨,堤坝漫溢或溃决,使洪水入境而造成的灾害。它不仅对农业造成重大灾害,还会对工业和生命财产造成损失,是威胁人类生存的十大自然灾害之一。在洪水来袭时,确保人员安全转移至关重要。
洪灾发生时的安全转移
1. 遵循原则
安全转移要遵循“先人员后财产”的原则。在转移过程中,切勿因捞取财物而耽误避灾时机,造成人员伤亡。
2. 通讯与求救
被洪水围困时,如有通讯条件,应利用通讯工具寻求救援。无通讯条件时,要想方设法向外界发出救助信号,如制造烟火、挥动颜色鲜艳的衣物或集体呼救。
3. 寻找漂浮物
寻找体积较大的漂浮物,如木板、塑料桶等,主动采取自救措施。
4. 住宅处理
当住宅遭受洪水淹没或围困时,应迅速安排家人向屋顶转移,并想办法发出呼救信号。条件允许时,可利用竹木等漂浮物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5. 防止触电
发现高压线铁塔倾斜或电线断头下垂时,一定要迅速远离,防止触电。
6. 处理受伤人员
对因呛水、泥石流、房屋倒塌等导致的受伤人员,应立即清除其口、鼻、咽喉内的泥土及痰、血等,排除体内污水。对昏迷伤员应将其平卧,头后仰,将舌头牵出,尽量保持呼吸道畅通。如有外伤,应采取止血、包扎、固定等方法处理,然后转送医院急救。
洪灾后的卫生问题及预防
1. 卫生问题
洪灾区的生态环境和生活条件受到极大破坏,卫生基础设施损坏,饮用水源可能受污染,是导致肠道传染病发生的潜在因素。
2. 预防措施
首先,预防肠道传染病,如霍乱、甲肝、伤寒、痢疾、感染性腹泻、肠炎等。同时,水淹食物容易发生霉变、腐败变质,卫生难以得到保障,存在发生食物中毒等食源性疾病的危险。
3. 卫生防疫
洪水过后,要做好各项卫生防疫工作,预防疾病的流行。
总结
在洪水来袭时,确保人员安全转移至关重要。遵循安全转移原则,掌握自救与求救技巧,预防洪灾后的卫生问题,才能在灾难面前最大限度地保障自身和他人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