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人人有责。在面对自然灾害时,了解如何正确应对是至关重要的。以下是通过画报形式呈现的防灾秘籍,旨在帮助大家轻松应对各种灾害风险。
地震应对
1. 室内避险
- 主题句:地震发生时,室内避险至关重要。
- 细节:迅速躲在坚固家具下、墙角等生命三角区,用坐垫、枕头等柔软物品保护好头部、颈部。
2. 室外行动
- 主题句:室外行动要远离危险物体。
- 细节:远离高楼、广告牌、电线杆等,跑到开阔的广场、操场等地方。
3. 震后注意
- 主题句:地震后要注意余震和潜在危险。
- 细节:地震停止后,不要急于返回室内,警惕余震,确认安全后再行动。
火灾逃生
1. 冷静判断
- 主题句:火灾发生时,首先要冷静判断。
- 细节:用手触摸门板或门把手,若发烫切勿开门,选择其他逃生通道;若不烫,开门也要小心,缓慢推开,观察火势。
2. 湿物护身
- 主题句:使用湿毛巾、湿布捂住口鼻,降低吸入浓烟的风险。
- 细节:弯腰低姿态前行,避免吸入浓烟。身上着火不要奔跑,就地打滚压灭火苗。
3. 正确逃生
- 主题句:优先选择安全楼梯,切勿乘坐电梯。
- 细节:若无法下楼,应在窗边挥动鲜艳衣物等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救援。
洪水防御
1. 提前预警
- 主题句:关注天气预报和洪水预警信息,提前做好准备。
- 细节:储备足够的食物、饮用水、药品和应急照明设备。
2. 避险转移
- 主题句:洪水来临时,向高处转移。
- 细节:向坚固的屋顶、高楼等转移。若被洪水围困,尽量寻找体积较大的漂浮物,如木筏、门板等。
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技能
1. 应急科普宣传
- 主题句:通过应急科普宣传,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 细节:开展各类公共场所、学校、社区、有关作业场所周边和各种作业岗位的危险因素辨识、事故预防以及避险、自救、互救和应急处置知识培训。
2. 安全教育制度
- 主题句:严格落实安全教育制度,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 细节:实施“1530”安全教育制度,用于学生假期安全预防教育。
通过以上画报形式的防灾秘籍,希望 everyone 都能掌握应对灾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共同守护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