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旱灾害背景
贵州省地处中国西南部,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但时空分布不均,极易发生水旱灾害。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多,贵州省水旱灾害发生频率和强度呈上升趋势。
二、抽查公告背后的真相
气象水文预报:根据气象水文预报,2025年5月27日至28日,贵州省部分地区将出现暴雨,部分乡镇有大暴雨,降雨与前期降雨区域重叠,暴雨区发生超警戒洪水和山洪灾害可能性较大。
启动应急响应:为应对强降雨可能引发的水旱灾害,贵州省水利厅于5月27日12时启动水旱灾害防御IV级应急响应。
抽查公告发布: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贵州省水利厅组织8个抽查组对市县自查情况进行复核,确保汛前整改到位或落实安全度汛措施。
三、应对策略
加强监测预警:密切监视雨情、水情变化,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高预警的精准度和时效性。
压实责任链条:落实全省4600余处山洪灾害危险区和2800余座水库(水电站)三个责任人,并向社会公示。
隐患排查整治:对发现的问题建立台账,确保汛前整改到位或落实安全度汛措施。
防洪工程建设和水毁设施修复:采取周调度方式督促各地加快防洪工程建设和水利设施水毁修复。
预案体系完善:印发《重大水旱灾害事件调度指挥机制》,编制流域防洪方案,指导各地修订山洪灾害防御预案、水库水电站防洪抢险应急预案等。
抗旱准备:做好抗大旱、抗长旱的准备,指导各地采取分时分片供水、延伸管网、恢复应急机井、建设补水工程、拉水送水补充水量等保供措施。
四、案例分析
以2025年5月28日值班室为例,值班人员通过监测数据实时传送,及时发现在建工程思南县花滩子水库库区水位上涨,并及时信息电话告知当地,成功转移避险21户47人。
五、总结
贵州省水旱灾害防治工作任重道远,各级政府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应共同努力,加强监测预警、压实责任链条、隐患排查整治、防洪工程建设和水毁设施修复、预案体系完善、抗旱准备等多方面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