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绍兴,这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不仅以其丰富的文化遗产和人文景观著称,也面临着地质灾害的严峻挑战。本文将深入探讨绍兴市在地质灾害防范方面的策略和实践,揭秘其如何构建起一道坚实的地质安全防线。
地质灾害风险现状
绍兴市地处浙江省东部,地势南高北低,以平原河网为主,但地质灾害风险隐患依然存在。根据统计,越城区共有45个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3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可能存在的受影响户数105户。地质灾害类型以山体滑坡、山体崩塌为主,主要集中在富盛镇、皋埠街道、鉴湖街道南部山区。
防范策略与措施
1. 精细化风险排查
绍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越城分局每年都会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进行摸排,治理一批旧的,又摸排出一批新的。这种动态变化的管理方式,使得风险管控要求和技术手段不断提升,从面到点的管控更加精细化。
2. 多样化管控方式
针对不同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绍兴市采取了不同的管控方式。例如,对皋埠街道隐患点牌口村山体进行削坡、分台阶采石治理,而对于东湖风景区的潜在隐患点,则采用线上专业监测设备进行监控。
3. 增强监测能力
在汛期,绍兴市各街道群测群防员会加大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的走访频次。此外,还组织专家对各街道群测群防员进行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处置能力。
4. 应急预案与物资储备
面对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绍兴市已建成2380个储备库,储备各类物资2786个品种、2334万件。相关物资数据全部录入信息化平台,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迅速调拨。
创新与协作
1. 山体地质灾害防治协同创新中心
绍兴文理学院牵头组建了浙江省山体地质灾害防治协同创新中心,整合现有学科优势,为破解地质灾害防治难题提供技术保障。
2. 地质灾害质监站
省有色院与绍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及越城分局合作,成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站,创新构建全链条监管科技赋能的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监管新模式。
总结
绍兴市在地质灾害防范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精细化风险排查、多样化管控方式、增强监测能力、应急预案与物资储备、创新与协作等多方面的努力,为市民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地质安全防线。这些经验对于其他地区地质灾害防范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