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质灾害频发的今天,如何快速、准确地监测地质灾害隐患,对于防灾减灾工作至关重要。无人机技术的应用,为地质灾害监测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本文将揭秘无人机如何高效精准地监测地质灾害。
一、无人机在地质灾害监测中的优势
1. 高效巡查
无人机搭载高清摄像头和红外热成像仪,可以快速升空,对山体滑坡、泥石流、河道水位等关键区域进行地毯式扫描,实时回传高清画面。结合AI算法,无人机可以自动识别道路损毁、房屋坍塌、人员被困等灾情特征,为指挥部提供精准的情报地图。
2. 实时画面回传
无人机回传的实时灾情画面,是救援指挥的重要依据。高清、动态的图像让指挥人员能够精准分析灾害态势。在洪涝灾害中,通过画面可以清晰看到洪水淹没范围的变化、水流速度,判断哪些区域有人员被困风险;在山体滑坡灾害中,能观察到滑坡体的规模、是否有再次滑坡的迹象等。
3. 搭载通讯中继
山区灾害常导致地面通信设施严重受损,通讯中断使救援指挥与被困群众的联络陷入困境。无人机搭载的通讯中继设备发挥了关键作用,迅速升空后,可在一定范围内恢复通信信号。
二、无人机监测地质灾害的技术手段
1. 激光雷达技术
激光雷达无人机通过发射激光脉冲,能够非常精准地获取地表的三维数据,从而为潜在的地质灾害风险提供科学依据。这种技术被称为“CT扫描”,可以穿透茂密植被,采集到山体地表高精度数据。
2. 高光谱技术
高光谱无人机搭载了高光谱成像仪,可以在飞行过程中采集目标区域在几百个波段上的精细光谱信息,实现对土壤、水体、植被、地表物质的精准识别。
3. 卫星遥感技术
我国已构建“空天地”一体化地灾防治体系,利用遥感卫星开展地质灾害隐患识别工作,结合地面调查,精准确定地质灾害风险隐患点。
三、无人机监测地质灾害的应用案例
1. 四川绵竹
四川绵竹市引入激光雷达无人机,对险峻山体进行CT扫描,精准锁定潜在的地质灾害隐患。通过综合算法分析无人机采集的激光点云数据,剔除地表植被干扰,提取地面特征点,生成数字高程模型,并绘制山体阴影影像图。
2. 呼和浩特
呼和浩特低空经济无人机在地质灾害隐患区域勘察项目,旨在通过运用高科技无人机技术,高效精准地对地质灾害隐患区进行勘察,以实现对区域安全的全面保障。
四、总结
无人机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提高了监测效率和精度,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地质灾害监测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