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面对自然灾害,抗洪救灾成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举措。本文将结合最新的案例,揭秘抗洪救灾中化险为夷的成功策略。
一、浙江省衢江大桥抗洪抢险
1. 事件背景
2023年7月,浙江省金华地区连降暴雨,导致衢江水位急剧上升。7月5日,杭金衢改扩建二期先行段工程衢江大桥一艘施工作业船在洪水中走锚,情况危急。
2. 救援措施
(1)陆、水、空协同作战:一架AW139直升机将钢丝索送至作业船只,固定后安全停靠。
(2)紧急处置:指挥部领导赶往事发现场,组织武警、港航人员乘冲锋舟将发电机和船员送到遇险船舶,抽出积水后启动。
(3)上游水文监测:指挥部通过上游水文监测站了解水位、流量等数据,为抢险提供依据。
3. 救援成果
经过6小时奋战,施工作业船成功安全停靠,整座衢江大桥保通桥左幅架通。
二、黑龙江省嘉荫县朝阳堤坝抗洪抢险
1. 事件背景
2023年8月,黑龙江嘉荫县朝阳堤坝出现管涌,形势危急。
2. 救援措施
(1)封堵管涌:边防某团百余官兵将所负责区段堤坝的2处大管涌成功封堵。
(2)筑起防护坝:预备役步兵师长率步兵团投入战斗,筑起800米长的梯形挡水墙。
(3)紧急转移:驻军官兵、预备役部队和民兵连续奋战六昼夜,保卫嘉荫县城。
3. 救援成果
经过六昼夜奋战,朝阳堤坝8公里长最危险段转危为安,嘉荫县城再次化险为夷。
三、四川省凉山州越西县山洪泥石流灾害避险
1. 事件背景
2024年8月,四川省凉山州越西县中所镇和平村骤降暴雨,引发山洪泥石流。
2. 避险措施
(1)梯次转移:依托已建群测群防体系和基层网格治理单元,严格落实“五个关键环节”责任和措施。
(2)紧急转移:和平村紧急转移78户258人,无一人伤亡。
3. 避险成果
因监测巡查到位、预警发布及时、转移避险果断,此次灾害未造成人员伤亡。
四、总结
抗洪救灾中,成功化险为夷的关键在于:
快速响应:指挥部领导第一时间赶往事发现场,组织救援力量。
协同作战:陆、水、空协同作战,形成强大合力。
及时转移:依据预警信息,及时组织危险区群众转移避险。
科技支撑:利用水文监测、气象预警等技术手段,为抗洪救灾提供科学依据。
众志成城:全社会共同努力,形成抗洪救灾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