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灾害监测预警技术取得了显著的突破,为守护家园、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本文将详细介绍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的新进展,以期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一、洪涝灾害监测预警技术
1. 洪涝综合风险监测预警技术
洪涝灾害是威胁城市安全的重要因素。浙江省应科院自主研发的洪涝综合风险监测预警技术,以洪涝灾害的精准监测预警和风险动态评估为核心,构建了一套完整的技术体系。
技术特点:
- 多源数据融合:结合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复杂地形和排水管网等数据,实现全面监测。
- 动态风险评估模型:构建高时空分辨率的动态风险评估模型,实现对洪涝综合风险的量化评估与预测。
- 三维内涝实时监测体系:综合雨量监测、积水视频监测、液位传感器与无线传感技术,实现分级分区预警和智能推送。
2. 应用案例
- 杭州第19届亚运会主场馆:成功降低场馆积水内涝风险,为赛事安全提供保障。
- 湖州市南浔区:发布预警384条,辅助转移人数1351人,有效保障了当地的防洪安全。
二、森林火灾监测预警技术
1. 森林防火视频监测预警体系
西安神明电子森林防火系统,融合了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实现全天候、全方位、智能化监控。
技术特点:
- 高清智能视频监测:利用高清摄像头和红外热成像技术,实现无死角监控。
- 精准预警: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和算法模型,自动区分自然光源与火源,避免误报。
- 数据分析能力:对历史火情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火灾发生规律和趋势。
2. 应用案例
- 森林火灾防控:提高森林防火效率和准确性,减轻人力物力负担。
三、无人机森林防火技术
1. 智慧之眼
无人机森林防火系统,凭借高机动性、大范围覆盖和高清成像能力,成为森林防火监测的新选择。
技术特点:
- 高机动性:迅速抵达偏远区域,实现全面监控。
- 高清成像:精准捕捉森林中的异常热源和烟雾。
- 智能预警:实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目标。
2. 应用案例
- 森林火灾防控:提高森林防火效率和准确性,有效遏制火势蔓延。
四、NISAR卫星
1. 全球地表动态监测
NISAR卫星通过高频次的全球扫描,深入理解地球的微妙运动,为地震、火山活动预测和基础设施安全监测提供有力支持。
技术特点:
- 高频次全球扫描:捕捉地球表面的微小变化。
- 雷达技术:穿透云层和植被,准确掌握地表运动情况。
2. 应用案例
- 地震预测:识别潜在的地震活跃区域,提前采取防范措施。
- 基础设施安全监测:及时发现安全隐患,确保设施正常运行。
五、总结
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通过科技创新,我们能够更有效地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守护家园,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