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地质灾害作为一种突发性自然灾害,对城市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南宁市地处亚热带,地形复杂,地质灾害易发。因此,加强地质灾害防范,构建城市安全防线,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探讨南宁市在地质灾害防范方面的措施与成效。
地质灾害现状
南宁市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频发。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据统计,南宁市共有地质灾害易发区462个,隐患点765处,其中位于中心城区的有11处易发区和53处隐患点。
地质灾害防范措施
1. 监测预警
南宁市积极推进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作,初步构建了“人防技防”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新格局。具体措施如下:
- 监测设备部署:在16个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部署了监测设备,包括位移监测站和雨量计,实现地表位移、降雨量等关键指标的实时动态监测。
- 数据采集与建库:通过基础数据采集与建库,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技术依据。
- 预警分析与预报:结合气象信息,及时发布地质灾害风险预警,提醒周边群众注意防范。
2. 防治规划与方案
南宁市自然资源局制定了《南宁市2020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明确了11处需要重点防范的地质灾害易发区和53处隐患点,并对防治工作进行了详细部署。
3. 防灾宣传教育
南宁市积极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提高群众防灾、识灾、避灾、防灾能力。此外,还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形式开展地质灾害防灾避险知识宣传工作,扩大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覆盖面。
4. 应急处置
南宁市加强应急值班值守,确保值班人员电话畅通,加强与联络员和监测责任人的联系,力求接到地质灾害、灾情、险情报告时能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及时上报防灾工作进展。
成效与展望
南宁市在地质灾害防范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有效降低了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质灾害风险依然存在。未来,南宁市将继续加强以下工作:
- 完善监测预警体系:继续推进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建设,提高监测预警的精准性和及时性。
- 强化防治规划与方案: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与方案,提高防治工作水平。
- 加强防灾宣传教育:持续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提高群众防灾、识灾、避灾、防灾能力。
- 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应急值班值守,确保应急响应迅速、有序、高效。
通过不断努力,南宁市将更好地守护城市安全防线,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