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建瓯市,地处福建省北部,地势以山地丘陵为主,地质构造复杂,地质灾害频发。面对自然灾害的严峻挑战,建瓯市积极探索抗灾减灾的新路径,将科技与民生智慧相结合,构建起一套完善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
一、科技赋能,智慧防灾
1. 地质灾害防治指挥平台
建瓯市自然资源局地质灾害防治科负责人范廷鹏介绍,建瓯市地质灾害防治指挥平台由手机客户端、PC后台端以及大屏指挥端组成。该平台通过实时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决策依据。
- 手机端:用于前端数据收集和处理。
- PC端:用于后台数据的统计和处理。
- 大屏指挥端:用于地质灾害以及气象数据的呈现和分析。
2. 地质灾害决策版与气象决策版
- 地质灾害决策版:主要用于地质灾害隐患点管理、现状分析、信息查看、灾险情趋势分析、隐患点监测、巡查责任落实、灾点信息更新比对、搬迁治理项目管理、现场实时监控等。
- 气象决策版:主要通过叠加雷达、云图、雨量站、等值面图、地质灾害点、区域敏感图、未来降雨量等数据信息,分析研判防御重点区域,并发布实时预警。
二、全民参与,共建共治
1. “地灾随手拍”软件
建瓯市创新开发“地灾随手拍”软件,构建现场拍、网上看、动态管”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管理新模式。群众发现身边有地质灾害隐患现象,可以随时随地通过软件拍照上报,工作人员立会就此迅速进行处置及反馈。
2. 灾点地图与数据上报
- 灾点地图:通过把灾点信息以坐标的形式展现在一张地图上,让群众和工作人员对身边的灾点隐患更加了解。
- 数据上报:群众可以通过软件上报灾险情数据,工作人员及时进行处置和反馈。
三、成效显著,民生保障
自2024年以来,建瓯市共经历强降雨11轮,全市组织开展多轮全覆盖巡排查,共收到上报巡查记录56142条、群众随手拍287条,发现的隐患迹象均及时进行处置,预警响应均第一时间组织预警区域人员转移,实现地灾隐患向发现端进一步延伸。
四、总结
建瓯市在自然灾害防治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得益于科技赋能、全民参与和民生智慧的有机结合。面对自然灾害的挑战,建瓯市将继续探索创新,不断提升抗灾减灾能力,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