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的频发,救援难题日益凸显。为了提高救援效率,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失,灾害救援设备的革新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将深入探讨最新灾害救援设备的创新,分析其在提高救援能力、保障人员安全等方面的作用。
一、应急救灾无线遥控破拆机器人:救援新利器
1.1 工作原理
应急救灾无线遥控破拆机器人是一种高性能的智能设备,主要用于灾难现场进行快速破拆、救援和清理等任务。其主要工作原理包括:
- 无线遥控与远程操作:操作者可以在安全的距离内,通过无线信号实时操控机器人的各种功能。
- 高效破拆功能:机器人搭载强力破拆工具,如液压切割机、破碎锤、切割刀等,能够在遇到倒塌建筑物、倒障物、金属结构等场景时进行精准破拆。
- 实时环境感知与适应:机器人配备多种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气体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和高清摄像头,能够实时监测周围环境的状况。
1.2 技术优势
- 高效破拆,节省救援时间:机器人能够迅速对灾难现场的障碍物进行破拆或清理,极大地节省了救援人员的时间。
- 远程操控,确保人员安全:救援人员无需亲自进入危险区域即可操控机器人进行破拆作业,降低了安全风险。
- 适应复杂环境,跨越障碍:机器人能够在恶劣环境下稳定工作,跨越障碍,提高救援效率。
二、中国移动科技创新:防灾减灾救灾新动能
2.1 空天地接力,破解极端通信难题
中国移动在2024年中国国际应急管理展览会上展示了其科技创新成果。在广东梅州特大水灾中,中国移动利用“中移果核”便携一体机和北斗短信,迅速搭建5G应急专网,为受灾群众争取宝贵时间。
2.2 大模型赋能监管,守护矿山危化安全
中国移动基于“九天”工业大模型打造的AI智能体,已覆盖70余个场景,为企业减少巡检成本30%,降低人力成本50%,提高采煤效能10%,降低安全风险。
2.3 AI大数据精准监测,保护生命不漏一人
中国移动利用AI大数据技术,实时监测全省人口,建立1km级监测网格,快速开展区域人口实时监测和人群画像分析,为救援指挥提供有力支撑。
三、青藏高原大震巨灾救援协作区:区域协作新典范
青藏高原大震巨灾救援协作区的建立,旨在加强区域协作,整合优势资源,破解瓶颈难题,提升跨区域协作水平。六省区消防救援队伍将聚焦青藏高原高寒缺氧、高山峡谷等区域特点,开展新技术、新装备、新战法应用研究。
四、低空应急体系:为应急赋能
低空应急体系在风险监测、隐患排查、应急救援中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以无人机为主的低空应急设备可为解决孤岛救援难题、提高救援效率提供新的解决思路。
4.1 一网四层社会免疫系统
低空应急体系应形成“一网四层”社会免疫系统,包括感知层、响应层、协同层、再生层,以应对风险监测存盲区、应急响应滞后的挑战。
4.2 实施路径
- 第一阶段:启动长江流域洪涝无人机预警工程。
- 第二阶段:建设完成30个城市的低空感知走廊。
- 第三阶段:突破氢能无人机技术,形成万亿规模的低空应急装备产业集群。
五、总结
灾害救援设备的革新为提高救援效率、保障人员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持。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灾害救援设备将更加智能化、高效化,为应对自然灾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