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商洛,陕西省唯一全域处于秦岭腹地的山区城市,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面临着气象灾害的严峻挑战。暴雨、冰雹、连阴雨等气象灾害频发,严重威胁着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将探讨商洛如何通过多种措施筑起气象灾害防范的生命安全防线。
一、健全机制:气象预报预警与地方防灾减灾工作节奏高度契合
1.1 建立以气象预警为先导的防灾减灾工作机制
商洛市气象局结合当地暴雨灾害频发重发等气候特征,提出建立以气象预警为先导的防灾减灾工作机制,变被动防汛救灾为主动应对。市政府采纳气象局意见,围绕相关灾害风险点和工作短板,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落实防灾减灾工作。
1.2 成立防灾减灾工作专班
从2022年起,市长王青峰每年组织召开会议安排部署气象工作。市政府成立以市长为组长的防灾减灾双25模式工作专班和以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气象防灾减灾两个能力工作专班,印发相关工作方案。
二、技术支持:提升气象监测预警能力
2.1 建设气象监测预警设施
商洛市气象局实施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服务和人工影响天气减灾两个能力提升项目,完成北斗自动气象站和雷达站建设,优化站网布局,提升数据传输质量。
2.2 整合防灾减灾指挥平台
商南县整合接入1844平台、尾矿库、水库、河堤、水文等方面数据,初步形成涵盖暴雨、山河水库、洪涝灾害、地质灾害等诸多领域的智慧应急一张图。
三、应急处置:提高灾害防治水平
3.1 压实各方责任
商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分析研判形势,安排部署工作,亲自督导检查。
3.2 加强部门联动
商洛市应急管理局、水利局、资源局等部门密切配合,创新建立电力巡线森林防灭火工作机制,多方筹资完成水毁修复工程。
3.3 提升防灾减灾能力
商州区气象局依托人盯人基层社会治理总指挥部,对全区气象信息员进行全员培训,提高全社会气象灾害防御应对能力。
四、结语
面对气象灾害的严峻挑战,商洛市通过健全机制、提升技术支持、加强应急处置等措施,努力筑起气象灾害防范的生命安全防线。在未来的工作中,商洛将继续努力,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