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绍兴市位于中国浙江省中北部,地理环境复杂,灾害频发。本文将深入分析绍兴市频发灾害背后的风险因素,并探讨其应对之道。
绍兴灾害风险因素
地理环境
绍兴市地理环境复杂,山地、平原、水网交织,地形起伏较大。这种地形特点使得绍兴市容易受到水旱灾害、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的影响。
气候特点
绍兴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但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如台风、暴雨、高温等,增加了灾害风险。
人类活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加剧,如过度开发、水土流失等,进一步增加了灾害风险。
应对之道
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绍兴市高度重视防灾减灾体系建设,通过整合资源,形成了多灾种统筹、全链条应对的工作体系。
联合指挥体系
绍兴市深化运用“1833”联合指挥体系,推动应急指挥从分散应对向系统集成升级,形成了市—县—乡—村—网格五级贯通工作格局。
基层应急消防治理体系建设
绍兴市创新开展基层应急消防治理体系建设,打通应急管理的最后一公里。通过打造国家综合性救援队(站)、镇街专职消防队、村社应急消防服务站三级应急救援网络,构建起覆盖全域的15分钟应急救援圈。
应急物资保障体系
绍兴市已建成2380个储备库,储备各类物资2786个品种、2334万件。相关物资数据全部录入信息化平台,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找得到、调得出、用得上。
突发灾害性天气风险防范机制
绍兴市创新开展基层应急消防治理体系建设,依托“极端天气村安工程”和“智慧气象”驾驶舱项目,打造了全方位监测研判、全天候叫应处置、全区域靶向发布等子场景,提升了基层灾害防御处置的主动性、科学性、精准性。
公众防灾减灾意识提升
绍兴市通过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活动,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和逃生自救能力。如全民防灾减灾科普知识网络竞答、防灾减灾科普宣传、防灾减灾主题游园会等。
总结
绍兴市频发灾害,背后有着复杂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和人类活动等因素。为应对这些风险,绍兴市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完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提升公众防灾减灾意识等。这些举措为绍兴市应对灾害风险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