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灾害救援现场,时间就是生命。掌握必要的医疗急救常识对于挽救伤员生命至关重要。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灾害救援现场必备的医疗急救常识,帮助您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
一、黄金抢救时间
- 伤后1小时:被称为“黄金抢救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对伤员的救治效果最为显著。
- 伤后10分钟:称为“白金抢救时间”,对于心跳、呼吸停止的伤员,10分钟内进行抢救成功率较高。
二、灾难事故现场救援方案的制定
- 早期医疗指挥:最先到达现场的医护人员应担负起早期医疗指挥职责,启动当地急救服务系统。
- 转运方案:
- 危重伤病员转运前需进行必要现场处置。
- 一般不采取“scoop and go”原则,避免过度强调现场处置而延误转运时间。
- 可进行途中救治,必要时停车进行抢救。
三、现场检查分类的方法
- 五步检伤法:
- 气道检查:判断呼吸道是否通畅,采取相应措施保持气道通畅。
- 呼吸情况:观察伤员呼吸频率、深度、胸廓起伏程度等,必要时给予人工呼吸。
- 循环情况:检查脉搏、血压等,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
- 神经系统检查:观察伤员意识状态、瞳孔大小等。
- 骨骼与关节检查:检查是否有骨折、脱臼等情况。
四、常见灾害事故现场医疗急救
- 火灾事故:
- 解除伤员衣物,暴露胸部,松开皮带以散热。
- 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 检查伤员意识、呼吸、脉搏,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
- 中毒事故:
- 立即脱离中毒环境,保持呼吸道通畅。
- 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
- 根据中毒原因,采取相应的解毒措施。
- 地震、洪涝等自然灾害:
- 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
- 检查伤员意识、呼吸、脉搏,必要时进行止血、包扎等处理。
- 根据现场环境,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
五、现场急救技术
- 止血:
- 直接加压法:用手指、手掌或止血带直接压迫出血点。
- 止血点:在出血点上方5cm处进行压迫。
- 抬高伤肢法:将伤肢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减少出血。
- 冷敷止血法:用冰袋或冷敷材料敷于出血部位,减少出血。
- 包扎:
- 使用无菌敷料或干净的布料对伤口进行包扎。
- 包扎要牢固,避免过紧或过松。
- 固定:
- 使用夹板、绷带等对骨折部位进行固定。
- 固定要牢固,避免移动骨折部位。
六、总结
灾害救援现场,掌握必要的医疗急救常识至关重要。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您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为挽救伤员生命尽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