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灾害现场,医疗救护知识对于挽救生命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份详细的灾害现场医疗救护生存指南,旨在帮助人们在紧急情况下提供有效的急救措施。
一、紧急呼救
1. 救护启动
当事故发生,发现危重伤员时,应立即启动救护系统。有效的呼救系统是抢救危重伤员生命链中的第一环。
2. 呼救电话须知
- 使用最精炼、准确、清楚的语言说明伤员情况及严重程度。
- 说明伤员人数及存在的危险。
- 需要何类急救。
- 如不清楚位置,不要惊慌,救护服务系统可通过卫星定位系统追踪位置。
二、现场评估与伤情判断
1. 现场评估
- 确定现场安全,避免二次伤害。
- 评估伤员数量和伤情严重程度。
2. 伤情判断
- 判断伤员意识、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
- 分类伤员:重伤、轻伤、无伤。
三、现场急救措施
1. 严重创伤伤员现场急救
- 迅速使伤员脱离危险场地。
- 保持呼吸道通畅:解开衣领,清除口鼻异物。
- 心跳、呼吸停止的伤员进行心肺复苏。
- 有效止血:指压法、加压包扎、填塞或止血带等方法。
- 包扎伤口:使用灭菌纱布或清洁毛巾。
- 固定:对骨折、关节伤、肢体挤压伤进行固定。
- 预防感染、止痛,记录伤情。
2. 创伤伤口现场的一般处理
- 清洁伤口:清洗伤口周围皮肤,剪除毛发,除去油脂、污垢。
- 消毒:使用碘酒、酒精或碘伏等消毒剂消毒伤口周围皮肤。
- 使用双氧水、生理盐水冲洗伤口。
- 无菌纱布覆盖伤口。
3. 人工呼吸法
- 口对口人工呼吸法:效果最好。
- 施行人工呼吸前,迅速将妨碍呼吸的衣领解开。
4. 心肺复苏
- 改变不利于心肺复苏的体位。
- 判断意识、呼吸、动脉搏动情况。
- 胸外心脏按压。
- 清除呼吸道异物。
- 仰头抬颌打开气道。
- 辅助呼吸。
- 循环操作。
四、搬运伤员
1. 搬运目的
- 将伤员转移到安全的地方,防止致伤原因持续致伤。
- 短途运送,可用徒手抱、背等方法或专用搬运工具。
2. 搬运注意事项
- 避免加重伤情。
- 保持伤员平稳,减少震动。
五、后送伤员
1. 分类
- 及时对伤员进行分类,做好后送前医疗处置。
2. 后送
- 指定后送,救护人员协助后送。
- 保证危重伤员在后送途中不间断地抢救。
六、医院救护
1. 伤员分类
- 对危重伤员尽快送往医院救治。
2. 特殊伤员
- 对某些特殊伤员进行针对性治疗。
3. 阶梯救治原则
- 根据伤情严重程度,实施阶梯救治。
七、总结
灾害现场医疗救护是挽救生命的关键。掌握必要的急救知识和技能,能够帮助人们在紧急情况下挽救更多生命。在灾害发生时,务必保持冷静,遵循以上指南,为伤员提供及时、有效的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