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标和背景
灾害救援演练是为了检验和提高救援队伍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降低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通过模拟真实的灾害场景,救援人员可以在没有实际风险的情况下,学习和实践救援技能,提高协同作战能力。
二、关键案例分析
案例一:四川省应急管理厅汛期夜间灾害救援拉动演练
演练背景:模拟极端天气下夜间突发多灾种叠加的极限场景。
关键点:
- 立即启动一级应急响应,迅速成立前后方指挥部。
- 利用无人机、单兵图传等通信装备进行灾情和处置情况实时传输。
- 成立临时党组织,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 设置装备比武点验环节,检验应急能力。
成效:提升了汛期夜间灾害救援能力,磨合了指挥协调机制。
案例二:四川省广安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大泥石流灾害救援演练训练事故分析
事故原因:
- 头盔不符合防护要求。
- 违规使用O型钩连接承重绳索。
- 未进行训练前安全检查。
- 使用动力卷扬机牵引绳索。
预防措施:
- 每次开展绳索训练时,必须进行静态荷载测试。
- 符合操作规范和技术规范要求。
- 紧固绳索时不得使用动力牵引设备。
- 开展大型演练前,必须对安全风险进行评估。
案例三:张掖市森林消防支队地震灾害救援战备拉动演练
演练内容:
- 通报灾情信息、部署具体任务、启动应急响应、组织力量投送、开展救援行动。
- 检查人员编成、装备携带、物资储备、车辆性能等方面。
成效:提升了队伍地震灾害救援反应能力、指挥员的组织指挥能力。
案例四:汕尾市消防救援支队地震救援暨建筑物坍塌事故救援实战演练
演练内容:
- 模拟地震导致在建工地大面积塌方,利用绳索横渡技术横穿洞口,将被困人员转移至安全区。
- 模拟一名施工人员被困于钢筋管网内,利用狭小空间破拆技术将救被困人员转移至安全区。
- 模拟群众受困于建筑物坍塌现场,利用顶撑技术救援。
成效:提升了队伍的应急响应和救援处置能力。
案例五: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灾害医学救援演练
演练内容:
- 高空索降、斜楼攀爬、废墟及竖井下幸存者搜救。
- 狭小空间医疗救治、极端环境伤员转运、通信指挥车单兵图传演练。
成效:提高了地震灾害医学救援能力和救治效率。
案例六:云南玉溪防震演练提升滇中引水工程安全
演练内容:
- 模拟6.1级地震后可能出现的各种紧急状况。
- 利用S-SARM轨道式边坡雷达、MH-2000地震报警系统等工具进行处置。
成效:提高了面对地震灾害时的响应能力。
案例七:义煤公司矿井水灾事故、重大自然灾害事故应急救援演练
演练内容:
- 模拟观音堂煤业井下五八联络巷平台向下约10米位置,巷道顶部出水,水量约500m3/h,八号井底中央泵房水位不断上涨,矿井面临危险。
成效:提升了矿井抵御应急灾害的能力。
案例八:安远县防汛抢险应急救援演练
演练内容:
- 模拟极端天气下的复合型灾害场景,有人员受困,救援队伍需在恶劣环境中展开多部门协同搜救。
成效:提升了抢险救援队伍的协同作战能力。
案例九:富蕴县雪崩灾害救援实战演练
演练内容:
- 模拟因气温持续回升,积雪快速消融所触发的雪融性雪崩险情。
成效:提升了突发灾害协同处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