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四川,作为地质灾害多发易发区,截至2025年4月,全省登记在册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近18641处,威胁着95.9万人生命和845.9亿元财产安全。为了提升四川地质灾害防治水平,四川省首部地质灾害防治专项法规《四川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已于2025年5月1日正式实施。本文将深入解析该条例,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自然灾害防范知识。
一、条例背景与意义
1. 背景介绍
四川地处地震多发带,地质条件复杂,地震、暴雨、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为了应对这些自然灾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四川省政府决定制定一部专门针对地质灾害防治的条例。
2. 意义
《四川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实施,为提升四川地质灾害防治水平提供了法治化支撑,有利于推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
二、条例主要内容
1. 地质灾害防治原则
条例明确了地质灾害防治的原则,包括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以人为本等。
2. 地质灾害防治责任
条例明确了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地质灾害防治责任,要求各级政府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制。
3.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
条例要求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建立健全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及时发布地质灾害预警信息。
4.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条例规定了地质灾害防治的具体措施,包括地质灾害调查、评估、治理、搬迁、避让等。
5. 地质灾害应急处理
条例明确了地质灾害应急处理程序,要求各级政府建立健全地质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制定应急预案,及时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三、案例分析
1. 强降雨引发泥石流,高效机制和培训演练减少伤亡损失
2024年7月16日,阿坝州九寨沟县南坪镇因强降雨引发泥石流灾害。因州、县防灾措施落实到位,提前组织群众转移避险,1189人在较短时间内全部安全转移,有效避免了人员伤亡。
2. 四川省地质灾害防治成效
近年来,四川省通过实施《四川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全省共发生地质灾害1483起,实现地质灾害成功避险64起,有效避免了1345人可能的因灾伤亡。
四、总结
《四川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实施,为四川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了法治保障。我们要认真学习条例内容,提高防灾减灾意识,掌握防灾减灾技能,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