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小麦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其丰收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然而,小麦生长过程中面临着多种自然灾害的威胁,如干热风、病虫害等。本文将深入解析小麦灾害防范的全攻略,以期为小麦丰收提供有力保障。
干热风灾害防范
触发条件
干热风主要发生在小麦灌浆期,其触发条件为高温、低湿和强风。
核心危害
干热风会导致小麦植株蒸腾水分失衡,籽粒灌浆中断,千粒重骤降,减产幅度可达10%-30%。
关键窗口期
扬花后15-25天为籽粒干物质积累的黄金期,也是干热风灾害的关键窗口期。
极端风险
38℃以上连续2天,灌浆基本停滞;35℃以上连续3天,灌浆彻底终止;雨后高温或高温后遇雨,直接青枯,损失翻倍。
防控策略
- 品种选择:优先选择抗高温、耐旱、早熟的品种,如豫农907等灌浆快品种。
- 播种策略:适当晚播,避开5月下旬-6月初的高发期。
- 水肥调控:亩施腐熟有机肥2吨、过磷酸钙50kg,增强土壤保水力;拔节期追肥,亩施硫酸钾10-15kg,提升植株抗逆性;灌浆初期各灌1次水,保持土壤湿度70%-80%。
- 田间管理:深翻蓄墒,秋季深耕25-30cm,提升保水能力;干热风预警后,喷水降温、叶面补肥;灌浆期遇害,立即小水轻灌,延长灌浆时间。
- 叶面喷施:激活植物自救力,配方组合包括激素类、营养类、杀菌调节类等。
病虫害防治
防病
- 赤霉病:主要防治赤霉病、白粉病、锈病等。
- 杀菌剂:使用吡唑醚菌酯、丙硫菌唑、肟菌酯等。
- 叶面肥:使用磷酸二氢钾、12元素、矿源黄腐酸钾、腐殖酸叶面肥等。
防虫
- 蚜虫:主要防治蚜虫、红蜘蛛、吸浆虫等。
- 杀虫剂:使用高效低毒农药,如吡虫啉悬浮种衣剂、噻虫嗪悬浮种衣剂等。
一喷三防
精准服务
- 防病:防治赤霉病、白粉病、锈病等。
- 防虫:防治蚜虫、红蜘蛛、吸浆虫等。
- 防干热风:防止小麦干热风出现对丰收造成不利影响。
作业流程
- 无人机飞防:使用植保无人机进行精准作业,提高效率。
- 药剂配比:将杀菌剂、杀虫剂、植物生长调节剂与叶面肥混合均匀喷洒。
- 作业时间:避开正午高温,选择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进行。
总结
小麦丰收背后的“隐形守护”离不开科学有效的灾害防范措施。通过品种选择、水肥调控、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一喷三防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小麦生长过程中的风险,确保小麦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