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灾害面前,新闻媒体的报道不仅是对事件的记录,更是对人心安抚和社会秩序维护的重要手段。以下是几项关键的新闻报道准则,帮助媒体在灾害面前保持冷静、客观和准确。
一、追求报道的精确度
1. 公共机关信息核实
县厅等公共机关发布的信息不可轻信,未经确认的消息不得传播。报道时应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2. 明确消息来源
对于消息来源不明的信息,应避免传播,并在报道中明确指出哪些信息是经过核实的,哪些是未经核实的。
3. 避免猜测
对于详细情况不明的消息,不要轻易发表猜测,以免误导受众。
4. 画面与声音的准确性
播放电视画面时,应明确表示是收录还是现场直播,并确保时刻标记当前时间。
二、灾害留言方式的推广
1. 解决电话超负荷问题
开设灾害留言和imode灾害留言板,帮助亲友间传递信息。
2. 深入介绍使用方法
通过日常节目介绍灾害留言方式,特别是对老人和小孩进行细致说明。
三、受灾地的规模和范围准确传达
1. 细节描述
报道受灾地的规模和范围时,应尽量详细,如道路不通、村落孤立等情况。
2. 绕行路线说明
对于常规道路不通的情况,应报道绕行路线和时间。
四、为受灾害者提供保护
1. 明确避难指示
对需要避难的人发出明确指示,如“现在马上避难”或“天黑前避难”。
2. 强调警界严重性
报道应具体、明确,避免过于抽象。
五、对受灾者的关怀
1. 尊重受灾者
在受灾地采访要考虑受灾者心情,避免造成不便。
2. 小心拍摄私人生活
在拍摄采访时,特别小心如厕、入浴等私人生活部分。
六、电视和广播的特别注意事项
1. 避免重复播放震撼场面
重复播放震撼场面可能给受众造成地震比真实情况严重的印象。
2. 媒体合作
媒体应相互合作,共享信息和资源,以更好地报道灾害事件。
通过遵循这些新闻准则,媒体在灾害面前能够更有效地报道事件,为受灾害者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同时也维护了社会秩序和公众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