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作为中国重要的经济带和生态区,气象灾害频发,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以下是长江流域四大常见气象灾害的揭秘。
一、干旱
1. 分布地区
长江流域的干旱主要发生在干旱区和半干旱区、季风气候区,如华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
2. 产生原因
干旱主要是由于长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导致空气干燥、土壤缺水。
3. 危害
干旱会导致农作物、林木干枯死亡,河塘、湖泊干涸,人畜用水困难,粮食减产,甚至引发社会动荡。
4. 治理措施
- 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
- 选择耐旱的作物或改良作物品种;
- 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 营造防护林;
- 改进耕作制度;
- 跨流域调水。
二、洪涝灾害
1. 典型地区
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主要发生在东北、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淮河流域、珠江流域等。
2. 自然原因
- 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
- 夏季风强弱变化;
- 台风的影响;
- 厄尔尼诺现象;
- 水系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
- 水系支流多,汇水集中;
- 河道弯曲;
- 地势低洼。
3. 人为原因
- 滥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加剧;
- 围湖造田;
- 不合理水利工程建设。
4. 危害
- 淹没工厂和农田,造成作物减产;
- 破坏房屋、建筑、水利工程设施、交通设施、电力设施等;
- 危及人民的生命。
5. 治理措施
- 植树造林,建设防护林体系;
- 退耕还湖;
- 修建水利工程;
- 修建分洪区;
- 裁弯取直,加固大堤;
- 开挖入海河道;
- 建立洪水预报预警系统。
三、台风
1. 发生时间
台风多发生在夏秋季节。
2. 危害
台风灾害由狂风、巨浪、暴雨、风暴潮造成,引发洪涝,冲毁农田和房屋建筑,中断交通、通信和输电线路,引起海难事故和人员伤亡。
3. 影响
- 利:带来丰沛降水,缓解高温酷暑天气;
- 减小损失措施: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
四、沙尘暴
1. 典型地区
长江流域的沙尘暴主要发生在西北、华北地区。
2. 自然原因
- 气候干旱,降水少;
- 快行冷锋天气影响;
- 春季大风日数多;
- 地表植被稀少;
- 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
3. 人为原因
- 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破坏植被;
- 不合理的耕作制度;
- 开矿。
4. 治理措施
- 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
- 退耕还林还草;
- 严格限制放牧、樵采、开垦等活动;
- 植树造林,增加植被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