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是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为了提高防范自然灾害的意识,掌握防范自然灾害的知识,提高在自然灾害面前自我保护能力,以下是一些必备的防灾减灾知识。
一、常见自然灾害类型
1. 气象灾害
- 龙卷风、雷暴大风、黑风、暴风雪、暴雨、雷电、连阴雨(酸雨)、高温、沙尘暴、浓雾、寒潮及旱灾等。
2. 海洋灾害
- 风暴潮、海啸、潮灾、海浪、赤潮等。
3. 洪水灾害
- 洪涝灾害、江河泛滥、暴雨灾害、山洪、泥石流等。
4. 地质灾害
- 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塌陷、火山等。
5. 地震灾害
- 由地震引起的各种灾害以及由地震诱发的各种次生灾害。
6. 农作物灾害
- 农作物病虫害、鼠害、农业气象灾害、农业环境灾害等。
7. 森林灾害
- 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鼠害等。
二、防灾减灾科普常识
1. 雷雨天安全常识
- 避免在树下避雷,远离金属门窗和电源插座。
- 在室内紧闭门窗,切断电源,避免雷火。
- 在室外避免在积水中行走,远离电力设施。
2. 台风安全常识
- 台风季节要随时注意收听气象广播发布的防台风信息。
- 避免在户外活动,尽量待在室内。
- 如果在户外,寻找坚固的建筑物躲避。
3. 暴雨、洪涝篇
- 暴雨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 暴雨来临前,检查电器电路等设施是否安全,关闭电源总开关。
- 避免在水中行走,预防居民住房发生小内涝。
4. 地震应对
- 在家中就近躲避,震动停止后再撤到安全地方。
- 躲在结实、不易倾倒、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或旁边。
- 公共场所听从工作人员指挥,不要急于涌向出口。
三、自救互救技能
1. 地震自救
- 趴下使身体重心降到最低,脸朝下,不要压住口鼻。
- 抓住身边牢固的物体,避免被倒塌的物体砸伤。
- 如果被困废墟,尽量保证呼吸空间,避免灰尘呛闷。
2. 火灾自救
- 疏散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和墙边。
- 逃生时随手关闭身后房门,防止浓烟尾随进入。
- 无法逃离时,退至阳台或屋顶等安全区域,发出呼救信号。
通过学习以上防灾减灾知识,我们可以在自然灾害发生时,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让我们共同努力,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守护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