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滁州市定远县,地处江淮分水岭脊背,是一个典型的丘陵地区。境内坡耕地、低标准梯田较多,曾是安徽省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近年来,定远县积极筑牢防灾减灾防线,通过科技创新、政策引导和群众参与,成功守护了家园的安宁之路。
一、防灾减灾的重要性
自然灾害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定远县这样的丘陵地区,防灾减灾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定远县的防灾减灾工作
1. 政策引导
近年来,定远县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例如,《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求探索坡耕地、荒坡地治理投入新路径,将治理形成的可以长期稳定利用的耕地纳入耕地占补平衡。
2. 科技创新
定远县积极引进和推广新技术、新设备,提高防灾减灾能力。例如,利用无人机进行地形监测,及时发现地质灾害隐患;运用遥感技术对农作物进行监测,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3. 群众参与
防灾减灾工作离不开广大群众的参与。定远县通过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同时,鼓励群众积极参与防灾减灾工作,形成全民防灾减灾的良好氛围。
三、防灾减灾成果
1. 水土流失治理
通过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定远县成功治理了水土流失,提高了粮食产量。项目实施后,原本破碎凌乱的坡耕地变成一块块整齐的水平梯田,杂乱贫瘠的荒地变为绿油油的农田。
2. 耕地指标交易
定远县通过新增耕地指标交易,拓宽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滁州市琅琊区人民政府以207.96万元的价格购买了16.28亩耕地指标,用于建设用地的耕地占补平衡。
3. 人民群众安全感提升
防灾减灾工作的开展,使得定远县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不断提升。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群众能够迅速应对,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
四、未来展望
面对未来,定远县将继续加大防灾减灾工作力度,不断完善防灾减灾体系,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学习借鉴先进经验,为守护家园安宁之路贡献力量。
结语
防灾减灾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举措。滁州定远县通过政策引导、科技创新和群众参与,成功筑牢了防灾减灾防线,为守护家园安宁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未来的工作中,定远县将继续努力,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