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位于我国南部,是一个多山地区,地质灾害频发。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以下是一些地质灾害防范攻略:
一、了解地质灾害类型
广西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有以下几种:
- 崩塌:陡峭山体斜坡上的岩土块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滚动、堆积在坡脚的地质现象。
- 滑坡:斜坡土体或岩体受地震、降雨、地下水活动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软弱面整体或分散顺坡向下滑动的现象。
- 泥石流:山区暴风雨后,大量泥沙、石块等物质随水流迅速下泄的现象。
- 岩溶塌陷:可溶性岩石地区,由于地下水溶蚀作用,导致地表出现塌陷的现象。
二、识别地质灾害前兆
了解地质灾害前兆,有助于提前预警和避险。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前兆:
- 崩塌:山体顶部前缘掉块、坠落、小崩小塌现象,山体后部出现新的裂缝,岩质崩塌前常发出撕裂、摩擦、错落或碾碎的声音。
- 滑坡:坡脚处土体上隆或凸起,形成放射状裂缝,坡后缘出现张性裂缝并迅速扩展,地下水发生异常变化,附近房屋倾斜、开裂,坡面植被倾斜,出现动物异常现象。
- 泥石流:山坡或沟谷中突然出现大量泥沙、石块,伴有轰鸣声,沟谷下游出现异常洪水。
- 岩溶塌陷:地表出现塌陷坑,地下水流突然断绝或流量增大,地下水位异常变化。
三、防范措施
- 加强监测预警: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险情,发布预警信息。
- 完善防灾基础设施:加强地质灾害易发区的防护设施建设,如拦挡坝、排水沟等。
- 制定应急预案:各级政府要制定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应急处置工作有序进行。
-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让群众掌握基本的避险技能。
- 加强巡查排查:定期对地质灾害易发区进行巡查排查,及时发现和处置隐患。
- 做好人员转移:在地质灾害发生前,及时组织受威胁群众撤离至安全地带。
四、案例分享
以下是一些广西地质灾害的案例:
- 2010年7月,柳州市鹿寨县发生泥石流,造成3人死亡,11人受伤。
- 2012年6月,南宁市横州市发生滑坡,造成2人死亡,7人受伤。
- 2014年6月,柳州市融安县发生崩塌,造成1人死亡,3人受伤。
这些案例表明,地质灾害防范工作刻不容缓,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共同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