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黑龙江作为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其农田虫害的防控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黑龙江省积极推行绿色防控技术,旨在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同时确保农作物丰收。
农田虫害现状
黑龙江省农田虫害种类繁多,其中玉米螟、小菜蛾、双斑氟叶铠甲等是常见的害虫。这些害虫对农作物的危害严重,不仅影响产量,还可能导致品质下降。
玉米螟
玉米螟是黑龙江省玉米种植的主要害虫,其发生面积大,为害损失重。据监测分析,玉米螟在黑龙江省仍将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防控形势不容乐观。
小菜蛾
小菜蛾是十字花科蔬菜的重要害虫,其种群基数大,发生时期长,防治难度大。小菜蛾的发生规律随着栽培生产方式和模式改变而发生变化,给防治工作带来挑战。
双斑氟叶铠甲
双斑氟叶铠甲是玉米田的一种害虫,其发生时期与玉米生长关键期相吻合,一旦发生严重,会影响雌穗授粉,降低产量。
绿色防控技术
为了有效防控农田虫害,黑龙江省采取了一系列绿色防控技术,包括物理防控、生物防控和化学防控。
物理防控
物理防控主要通过利用害虫的生物学特性,如利用杀虫灯、色板、性信息素等诱捕害虫,减少害虫数量。
杀虫灯
杀虫灯利用害虫对光的趋性,诱捕成虫,减少害虫繁殖。
色板
色板利用害虫对特定颜色的趋性,诱捕害虫。
性信息素
性信息素是害虫的性信息物质,通过释放性信息素干扰害虫交配,降低害虫种群数量。
生物防控
生物防控利用天敌、病原微生物等生物资源,抑制害虫种群增长。
天敌
天敌是害虫的自然天敌,如捕食性昆虫、寄生蜂等,通过捕食或寄生害虫,降低害虫数量。
病原微生物
病原微生物是害虫的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等,通过感染害虫,降低害虫存活率。
化学防控
化学防控是利用化学农药杀灭害虫,但在使用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农药种类和用量,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绿色防控成效
通过实施绿色防控技术,黑龙江省农田虫害得到了有效控制,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得到提升,同时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了生态环境。
产量提升
据调查,实施绿色防控技术的农田,玉米等作物的产量比未实施绿色防控技术的农田提高了10%以上。
环境保护
绿色防控技术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了农药残留,保护了农田生态环境。
总结
绿色防控是黑龙江省农田虫害防控的重要手段,通过物理防控、生物防控和化学防控相结合,有效控制了农田虫害,保障了农作物丰收,实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