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陕西省地质构造复杂,自然灾害频发,其中地质灾害尤为严重。为了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陕西省政府及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筑牢地质灾害防线,守护家园安全。
地质灾害现状
陕西省存在约1.08万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受威胁的家庭高达7.91万户,影响人数达到34.35万人。近年来,陕西省地质灾害发生频次高,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防灾减灾措施
强化监测预警
陕西省自然资源系统按照地质灾害防治全链条闭环管理模式,有效应对区域降雨,高效处置灾情险情。全省地质灾害成功预报数量位居全国第三。安康市自然资源部门与气象、应急、水利等部门建立预警预报会商机制,提升应急响应和紧急转移避险工作能力。
群测群防
陕西省强化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预警、综合治理和应急处置工作防线。安康市自然资源部门全面部署地质灾害隐患点汛前排查,提高地质灾害风险防控能力。
搬迁避险
陕西省持续推进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已申报49个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项目,涉及3723户家庭。蓝田县洩湖镇黑沟村的避险搬迁项目已完成“三通一平”作业,预计8月底村民将入住新家。
应急演练
陕西省举办“守护生命-2023”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提高省、市、县三级地质灾害应急指挥机构的应急指挥、协调和处置能力。
科技赋能
陕西省加强地质灾害防治信息平台建设,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监测预警质效。例如,耀州区在庙湾镇布设天翼云眼监控系统,实现全流域、全方位、全天候的监测管理。
宣传教育
陕西省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活动,提高群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总结
陕西省通过强化监测预警、群测群防、搬迁避险、应急演练、科技赋能和宣传教育等措施,筑牢地质灾害防线,守护家园安全。这些举措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