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澎娱新闻网 > 投资理财 > 正文

咖啡种植 中国最大咖啡种植地在云南,占全国9成以上,但最大咖啡交易地却在重庆

导语:在今年的国庆,一部电影《一点回家》打破了云南咖啡的藩篱,让很多人对普洱家乡和云南野生蘑菇天堂的形象有了新的认知。电影故事小回顾↓ⅵ两个“北漂”年轻人相信家乡的发展,回到了云南普洱市的山村。与

在今年的国庆,一部电影《一点回家》打破了云南咖啡的藩篱,让很多人对普洱家乡和云南野生蘑菇天堂的形象有了新的认知。

电影故事小回顾↓ⅵ

两个“北漂”年轻人相信家乡的发展,回到了云南普洱市的山村。与此同时,当地世代传承的茶叶种植传统正在酝酿向咖啡种植转变的迹象。

大城市的营销理念和快递技术与新的产业机遇发生了历史性的相遇。云南咖啡被电商等渠道赶出了大山,农村成为世界级咖啡产区。

图片来源:《回家一点》剧照

其实这种变化在十年前就已经在现实中上演了——2009年,经过多年的炒,普洱茶的泡沫破裂,茶农看到咖啡种植收入逐年上升,纷纷转而种植咖啡。

稍微调查一下就能发现,不仅雀巢等咖啡厂商早就把云南咖啡列为主要原料产地,星巴克几年前也在云南单一产地推出咖啡豆。但与电影不同的是,直到今天,云南咖啡价格低廉、未能走出圈子等问题依然存在。

电影中,年轻人的创业故事充满了梦幻色彩和理想主义,但回归现实,云南咖啡这种摆脱市场长期低估的“翻盘战”,远远不足以单纯依靠带着梦想回归的青春。

云南“真的有咖啡”

据云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调查,咖啡早在1882年就传入云南,1908年进一步引进种植技术。按照这个计算,民间流传的说法是,云南种植咖啡的历史已达百年。

但相对于世界上咖啡文化更发达的南美和非洲,几百年的种植经验并未能给云南咖啡带来与之相称的声誉。有人分析,云南咖啡种植面积小且分散,由于地理位置原因未能形成统一的咖啡品牌,与欧美等主要咖啡消费市场本来就相距甚远。

2008年是一个转折点。

云南咖啡产业协会副会长路虎回忆说,2008年,云南咖啡种植迎来了一个爆发期,种植面积在6年间从30多万亩飙升至180多万亩,之后略有下降。根据2018年的一项数据,中国咖啡种植面积超过180万亩,而云南达到177万亩,占全国的98%以上。

有一个背景值得关注:几乎与此同时,咖啡文化迅速席卷中国,从“专属到中产”到流行饮品。普洱茶从茶到咖啡的变化,体现了饮品的代际差异。

西方国家发起的“第三波咖啡”推动了中国人对咖啡认知的重塑——其核心点是,咖啡和红酒、工艺啤酒一样,需要注重精品,“咖啡庄园”的概念走进了中国的视野。

图片来源:关伟云南咖啡交易中心

在新趋势的推动下,云南咖啡迅速完成了从“增量”到“重质”的发展过程。

雀巢、星巴克等品牌率先注意到云南咖啡的发展潜力,纷纷与当地建立供货合作关系。有一种说法是,国外品牌占据了国内90%以上的咖啡市场,但在“进口咖啡”的背后,却有大量的云南咖啡豆“出口到国内市场”。

换句话说,云南快速增长的咖啡种植面积没能换来本土品牌的成功孵化。

2008年,云南德宏本土企业后谷咖啡与雀巢合作多年后,高调宣布停止向雀巢供应原料,削减粗加工业务,投资深加工,自主生产速溶咖啡。

此后,云南第二批咖啡企业陆续诞生,用面向消费者的加工制造取代过去的佣金和代工加工,期望与雀巢等公司抢夺咖啡品牌的“主导权”。

大企业在“加工”的同时,小咖啡园也在寻找突破口,打造高品质的咖啡。

2017年,有媒体对云南咖啡进行调查,发现二代咖啡的年轻血液正在改变当地咖啡种植业的粗放生产模式。那些在“网络名人文化”下长大的咖啡农,希望通过引入更具竞争力的品种和筛选更具标志性的口味,通过新的品牌建设和营销方式来提升咖啡的附加值。

各种平台企业也受到了吸引。

去年,品多多发起了一场大规模的“重塑行业”运动。像之前的互联网公司一样,最先进入云南保山市的“多多农场园区”有望从产业链后端的角度重塑当地的咖啡种植产业。今年,阿里的聚划算还深入当地村庄,搭建消费与生产的沟通桥梁。

不仅仅是“做精品”

2013年,一则新闻触动了云南咖啡农的心弦——

一方面,云南当年的咖啡产量将达到近10万吨,另一方面,纽约的咖啡期货价格将保持在110美分至115美分之间,导致云南咖啡的购买价格不超过15元/公斤,几乎跌破14.67元/公斤的成本价。

当时时任云南咖啡产业协会会长熊预测,按照多年来咖啡价格的走势,2015年后咖啡价格将会上涨。然而到了2018年,15元的低价再次出现在报道中。路虎介绍说,受价格影响,近年来云南咖啡种植面积减少了约50万亩。

业内一致认为,打造精品将有助于云南咖啡增强国际“定价力”,从而对抗国际市场波动带来的不稳定因素。真的是这样吗?

按照国际标准,精品咖啡是指能够充分体现原产地风味的咖啡。这种咖啡豆的品尝评分在80分以上,需要SCA、CQI等国际咖啡组织打分。

告诉程叔叔,近几年在云南举办的咖啡豆比赛中,国际专业裁判发现的咖啡豆的评分接近90分。但从市场表现来看,南美等成熟地区的咖啡豆品牌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云南咖啡的火爆还没有从根本上打开局面。

换句话说,来自外界种植的环节阻碍了云南咖啡影响力的提升。

有一种观点认为,星巴克虽然在几年前推出了云南单一市场的咖啡豆产品,但对云南作为产地的认知度仍然很差,甚至不如周边东南亚的咖啡品牌。

一方面品牌发酵时间短是原因,但更重要的是云南咖啡生产还处于“一意孤行”的状态,缺乏更高层次的产业规划。

政府对市场反应相对缓慢被认为是原因之一。

此前,有媒体梳理了云南发展咖啡产业的政策,发现虽然云南保山在80年代被明确列为国家咖啡生产基地,但直到1998年云南省政府才发布《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咖啡产业的意见》,提出“小咖啡有望成为我省优势产业,部分地区可培育成为支柱产业”。其中,“初步”和“充满希望”显示了政府的暧昧态度。

2010年,云南发布《云南咖啡产业发展规划》,提出“把云南建设成为世界优质咖啡豆原料基地、全国最大的精加工生产基地和贸易中心”的总体目标。但在随后的几年里,云南对咖啡的扶持政策并未完善,为咖啡产业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对此,路虎深有感触。此前,云南咖啡豆由于缺乏云南保税咖啡等配套政策,加工出口前需要运往重庆。特别是云南对咖啡分级没有相关措施,从云南出口咖啡豆只能以“统一豆”的形式,限制了咖啡价值的上升;在重庆,咖啡豆可分为大、中、小三种“商品”,不同种类设定相应的价格。

竞争变得白热化

图片来源:云南咖啡交易中心

早起的云南咖啡,可能要面对同行越来越多的局面。

2016年,重庆咖啡交易中心正式开业。截至2017年第一季度,该中心已实现现货咖啡交易总额52.68亿元人民币,成为中国最大的咖啡电子交易平台。在此基础上,重庆喊出了“世界第三大咖啡交易平台”的口号。

也是在2016年,两年前落户普洱的云南咖啡交易中心开始了国际化进程。据官方报道,去年升级为云南咖啡交易中心,“成为大陆、港澳台、亚洲、欧美的主要交易平台,以及全球咖啡产区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重要渠道”。

不产咖啡的重庆为什么要争夺咖啡“生意”?据当地媒体分析,“中国咖啡消费呈现两位数增长,年均消费近6万吨咖啡豆,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倍。但从人均消费来看,目前中国人的咖啡消费仅为每年4杯。与周边国家100多杯的消费量相比,市场潜力巨大。”

与云南相比,重庆的交通优势不容忽视。

当时,“重庆新欧洲”国际列车正处于市场培育的重要时期。重庆咖啡交易中心总经理彭德认为,火车不仅连接了东南亚产地和欧洲市场,而且成本低廉,咖啡豆“恰好在最佳品尝期”抵达欧洲。

在此基础上,时任重庆市市长黄提出,重庆咖啡交易中心还将完成价格发现、产业链集聚、防止灰色交易、金融结算和资源优化配置五大功能,通过买方竞价模式成为咖啡定价中心。

在这种情况下,云南需要整合优势,提高咖啡产业的发展水平。

路虎指出,云南各咖啡产区一直存在内部竞争,普洱、临沧、保山等城市都在生产本地名咖啡豆。他认为,当务之急是把云南作为一个整体,共同提升国际知名度。

“我们和其他咖啡产区的咖啡协会交流时,大多是全国性的协会,比如越南全国咖啡行业协会、印度尼西亚全国咖啡行业协会。近年来,我们还努力建立中国协会,以获得更多的咖啡话语权,如在国际交流中的沟通权。”路虎说。

云南也在填补咖啡政策的空空白。去年,FTZ上市让咖啡从业者看到了更便捷的出口方式,FTZ与重庆的政策差距也缩短了。

在路虎看来,云南咖啡还需要更多了解中国咖啡的人,不仅要跟风,还要了解和理解咖啡文化,从而形成多元化的咖啡选择。在中国形成品牌后,云南咖啡走向国际的道路可能会更加平坦。

记者|杨弃非主编|杨欢卢向勇

校对|李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澎娱新闻网_最近新闻热点大事件_今日热点新闻_每日娱乐新闻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pengyushicai.com/touzi/793316.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洪秀柱简历 陈师孟的父亲是谁 陈布雷后人陈师孟简历照片资料 下一篇: 中国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金融》|欧阳卫民:发展与金融——国家开发银行26年的实践探索